與人們印象中的拍賣價高者得的拍賣方式不同,有種拍賣是在最開始的價格最低,隨着時間變化越來越低。這種拍賣就是荷蘭式拍賣,也叫做“荷蘭拍賣”,“減價拍賣”、“反向拍賣”,是指拍賣標的的競價由高到低依次遞減直到第一個競買人應價(達到或超過底價)時擊槌成交的一種拍賣。
荷蘭式拍賣最早出現在1887年,那年由於荷蘭的花椰菜獲得了大豐收,出現了供大於求的局面。 爲盡快擺脫困境,減少因產品腐爛變質造成的損失,一位種植者發明了不同於傳統的升價式拍賣的降價式拍賣。此後,隨着交易量的增加和技術的進步,人們於1906年開始採用拍賣大鍾進行交易,再後來則是採用電子表盤進行無聲拍賣。
現代荷蘭式拍賣的運作方式是:
實際上,大多情況下荷蘭式拍賣是增價和減價拍賣混合進行的,所以也稱爲“混合拍賣”。荷蘭拍賣的應用領域非常廣泛,常見的應用領域有債券拍賣、股票拍賣,以及大宗易損耗產品。常見的大宗鮮花、農作物等都可以通過荷蘭拍賣進行。
使用荷蘭拍賣的方式可以使成交過程特別迅速,拍賣過程機械化、電子化,交易速度大大加快。
降價拍賣的缺點在於,荷蘭式拍賣的交易成本較爲高昂;交易效率(包括資金效率和時間效率)比較低下。在叫價遞減過程中,往往導致競買人坐等觀望,企盼價格不斷減低,因而現場競爭氣氛不夠熱烈。
荷蘭拍賣同樣適用於Web3世界。 區塊鏈 Algorand、Solana以及遊戲公會 Yield Guild Game等Web3項目都採用了荷蘭拍賣作爲自己的發行方式,著名的NFT項目Azuki、World of Women也採用同樣的方式進行發行。
荷蘭拍賣解決了加密世界中資產發行面臨的多種問題。很多熱門代幣在發行時,大量用戶參與不僅對網路情況造成了擁堵,還有可能產生大量無法成功的交易,致使用戶損失Gas Fee。同時一些項目採用部署流動性池或者開放公售的方式進行發行時,部分用戶會通過設計程序、更改RPC等方式實現更快速度的Token獲取,致使普通用戶要麼無法獲取到Token資格,要麼當普通用戶購買時價格已經被推到了極高的位置。
而荷蘭拍賣在最初設置了較高的價格,並逐漸降低,這會讓各個用戶處在同一起跑線上,如果想要拿到Token,可以選擇在低價格跟其他用戶一同出價或者在高價格直接拿下。在這種價格的博弈中,資產的價格共識很容易被獲得。
流動性啟動池(Liquidity Bootstrapping Pool,縮寫爲LBP)是DeFi中一種用於促進新代幣的公平和去中心化分發的方式。LBP採用了類似於荷蘭拍賣的定價機制,發行價格最開始是價格區間的最高點,隨着時間的推移而下降。項目在使用LBP時不需要1:1比例放入 Token 和想要募集的Token,由於採用荷蘭拍賣初始定價很高,往往可以以1:10,1:20甚至更低的比例放置募資Token,減低項目Token的發行成本。
關於LBP更進一步的解讀請查看《全面解讀流動性啟動池(LBP)及參與策略探索》
漸進式荷蘭拍賣(Gradual Dutch Auction,簡稱爲 GDA)是一種能夠有效地幫助欠缺流動性的資產完成公開銷售的拍賣機制。可以讓資產在不依賴於市場已有流動性的基礎上進行有效流通和銷售。
GDA 的工作原理是將一筆拍賣分解爲一系列荷蘭拍賣。GDA 允許你便捷地方式同時參與多個這樣的拍賣。GDA可以分爲 非連續GDA與連續性 GDA。
非連續型 GDA更適用於 NFT 銷售。因爲這些資產必須以整數數量出售。工作原理是爲每一個 NFT 舉辦一個虛擬的荷蘭拍賣。在一個非連續型 GDA 中,每個拍賣都在同一時間開始,每個虛擬的獨立拍賣都有一個更高的起價。每次拍賣的價格由價格函數給出,該函數的參數包含該拍賣在系列拍賣中的排序,以及正常拍賣開始以來的時間等。
舉個例子來理解就是:假設 Alice 想賣出 1 萬件 NFT。她不確定這些 NFT 的公允價格,所以她不想以固定的價格出售。所以她可能會選擇進行荷蘭拍賣 —— 從一個很高的要價開始,然後逐漸降低價格,直到所有的 NFT 都被賣掉。不過這種方式並不一定是最優解,因爲市場上的買家可能並不足以一次性消化所有的 NFT 作品。
相反,如果 Alice 一次拍賣一個 NFT。例如,她可能會每分鍾都開始一場新的荷蘭拍賣,拍賣她的一件新作品。這將給市場更多的時間來爲她的 NFT 藝術品找到一個公允的價格。
連續型 GDA 更適用於代幣拍賣,它的工作原理是以恆定的排放速率逐步提供更多可供出售的資產。整個拍賣流程會在一系列的虛擬拍賣中被分解。這些拍賣隨着時間的推移,以均勻的速度開始,每次拍賣都以相同的價格開始。
以一個案例來理解的話就是, Alice 可能不想讓她所有的代幣都能立即出售,例如她希望代幣按照每天 360 枚的恆定速度釋放。那麼她就可以選擇用一系列標準的荷蘭拍賣中出售自己的代幣,而不是使用一次 GDA 進行所有的銷售。比如她可以每小時進行一次 15 代幣拍賣,或者每分鍾進行一次 0.25 代幣拍賣等等。連續型 GDA 的工作原理就是將這個過程限制到極限,即拍賣之間的時間間隔接近於 0。這意味着銷售被分成無限的拍賣序列,每個拍賣出售無限小數量的代幣。
作爲一種古老的拍賣方式,荷蘭拍賣在現代與計算機結合在金融、大宗農產品拍賣領域持續發光發熱。在Web3中,荷蘭拍賣也在代幣發行中有了大展身手的機會,基於荷蘭拍賣機制設計的發行機制可以做到更加公平,更便於尋找到資產的市場公允價值。當然簡單的荷蘭拍賣並不能完全滿足現實中的多種需要,流動性啟動池、漸進式荷蘭拍賣等多種創新機制也在不斷發展。在使用這種拍賣方式時也要根據自身的資產屬性來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與人們印象中的拍賣價高者得的拍賣方式不同,有種拍賣是在最開始的價格最低,隨着時間變化越來越低。這種拍賣就是荷蘭式拍賣,也叫做“荷蘭拍賣”,“減價拍賣”、“反向拍賣”,是指拍賣標的的競價由高到低依次遞減直到第一個競買人應價(達到或超過底價)時擊槌成交的一種拍賣。
荷蘭式拍賣最早出現在1887年,那年由於荷蘭的花椰菜獲得了大豐收,出現了供大於求的局面。 爲盡快擺脫困境,減少因產品腐爛變質造成的損失,一位種植者發明了不同於傳統的升價式拍賣的降價式拍賣。此後,隨着交易量的增加和技術的進步,人們於1906年開始採用拍賣大鍾進行交易,再後來則是採用電子表盤進行無聲拍賣。
現代荷蘭式拍賣的運作方式是:
實際上,大多情況下荷蘭式拍賣是增價和減價拍賣混合進行的,所以也稱爲“混合拍賣”。荷蘭拍賣的應用領域非常廣泛,常見的應用領域有債券拍賣、股票拍賣,以及大宗易損耗產品。常見的大宗鮮花、農作物等都可以通過荷蘭拍賣進行。
使用荷蘭拍賣的方式可以使成交過程特別迅速,拍賣過程機械化、電子化,交易速度大大加快。
降價拍賣的缺點在於,荷蘭式拍賣的交易成本較爲高昂;交易效率(包括資金效率和時間效率)比較低下。在叫價遞減過程中,往往導致競買人坐等觀望,企盼價格不斷減低,因而現場競爭氣氛不夠熱烈。
荷蘭拍賣同樣適用於Web3世界。 區塊鏈 Algorand、Solana以及遊戲公會 Yield Guild Game等Web3項目都採用了荷蘭拍賣作爲自己的發行方式,著名的NFT項目Azuki、World of Women也採用同樣的方式進行發行。
荷蘭拍賣解決了加密世界中資產發行面臨的多種問題。很多熱門代幣在發行時,大量用戶參與不僅對網路情況造成了擁堵,還有可能產生大量無法成功的交易,致使用戶損失Gas Fee。同時一些項目採用部署流動性池或者開放公售的方式進行發行時,部分用戶會通過設計程序、更改RPC等方式實現更快速度的Token獲取,致使普通用戶要麼無法獲取到Token資格,要麼當普通用戶購買時價格已經被推到了極高的位置。
而荷蘭拍賣在最初設置了較高的價格,並逐漸降低,這會讓各個用戶處在同一起跑線上,如果想要拿到Token,可以選擇在低價格跟其他用戶一同出價或者在高價格直接拿下。在這種價格的博弈中,資產的價格共識很容易被獲得。
流動性啟動池(Liquidity Bootstrapping Pool,縮寫爲LBP)是DeFi中一種用於促進新代幣的公平和去中心化分發的方式。LBP採用了類似於荷蘭拍賣的定價機制,發行價格最開始是價格區間的最高點,隨着時間的推移而下降。項目在使用LBP時不需要1:1比例放入 Token 和想要募集的Token,由於採用荷蘭拍賣初始定價很高,往往可以以1:10,1:20甚至更低的比例放置募資Token,減低項目Token的發行成本。
關於LBP更進一步的解讀請查看《全面解讀流動性啟動池(LBP)及參與策略探索》
漸進式荷蘭拍賣(Gradual Dutch Auction,簡稱爲 GDA)是一種能夠有效地幫助欠缺流動性的資產完成公開銷售的拍賣機制。可以讓資產在不依賴於市場已有流動性的基礎上進行有效流通和銷售。
GDA 的工作原理是將一筆拍賣分解爲一系列荷蘭拍賣。GDA 允許你便捷地方式同時參與多個這樣的拍賣。GDA可以分爲 非連續GDA與連續性 GDA。
非連續型 GDA更適用於 NFT 銷售。因爲這些資產必須以整數數量出售。工作原理是爲每一個 NFT 舉辦一個虛擬的荷蘭拍賣。在一個非連續型 GDA 中,每個拍賣都在同一時間開始,每個虛擬的獨立拍賣都有一個更高的起價。每次拍賣的價格由價格函數給出,該函數的參數包含該拍賣在系列拍賣中的排序,以及正常拍賣開始以來的時間等。
舉個例子來理解就是:假設 Alice 想賣出 1 萬件 NFT。她不確定這些 NFT 的公允價格,所以她不想以固定的價格出售。所以她可能會選擇進行荷蘭拍賣 —— 從一個很高的要價開始,然後逐漸降低價格,直到所有的 NFT 都被賣掉。不過這種方式並不一定是最優解,因爲市場上的買家可能並不足以一次性消化所有的 NFT 作品。
相反,如果 Alice 一次拍賣一個 NFT。例如,她可能會每分鍾都開始一場新的荷蘭拍賣,拍賣她的一件新作品。這將給市場更多的時間來爲她的 NFT 藝術品找到一個公允的價格。
連續型 GDA 更適用於代幣拍賣,它的工作原理是以恆定的排放速率逐步提供更多可供出售的資產。整個拍賣流程會在一系列的虛擬拍賣中被分解。這些拍賣隨着時間的推移,以均勻的速度開始,每次拍賣都以相同的價格開始。
以一個案例來理解的話就是, Alice 可能不想讓她所有的代幣都能立即出售,例如她希望代幣按照每天 360 枚的恆定速度釋放。那麼她就可以選擇用一系列標準的荷蘭拍賣中出售自己的代幣,而不是使用一次 GDA 進行所有的銷售。比如她可以每小時進行一次 15 代幣拍賣,或者每分鍾進行一次 0.25 代幣拍賣等等。連續型 GDA 的工作原理就是將這個過程限制到極限,即拍賣之間的時間間隔接近於 0。這意味着銷售被分成無限的拍賣序列,每個拍賣出售無限小數量的代幣。
作爲一種古老的拍賣方式,荷蘭拍賣在現代與計算機結合在金融、大宗農產品拍賣領域持續發光發熱。在Web3中,荷蘭拍賣也在代幣發行中有了大展身手的機會,基於荷蘭拍賣機制設計的發行機制可以做到更加公平,更便於尋找到資產的市場公允價值。當然簡單的荷蘭拍賣並不能完全滿足現實中的多種需要,流動性啟動池、漸進式荷蘭拍賣等多種創新機制也在不斷發展。在使用這種拍賣方式時也要根據自身的資產屬性來具體問題具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