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TC生態新探:資產托管方案突破與BTCFi發展前景分析

正文

比特幣生態始終都是人們關注的焦點,而BTC Layer2在短暫繁榮後再度陷入谷底,讓部分人對BTC二層敘事的合理性產生了懷疑;此外,絕大多數BTC托管方案無法擺脫多籤/MPC的模式,這成爲了限制BTC生態發展的重大瓶頸。

對此,我們邀請了相關專家就比特幣生態及Layer2體系的現狀、比特幣資產托管的問題、資產托管方案的獨特設計、基於應用鏈的交易所及BTCFi項目的原理展開了討論。其中有專家指出,大多數比特幣二層是僞概念,大家真正該做的是拓寬BTC的應用場景,尤其是BTCFi。

以下爲此次對話的文字版記錄:

有專家表示,絕大多數比特幣二層沒有跳出"WBTC-以太坊"的模式,尤其是EVM系Layer2,無非是"源鏈上鎖定資產,目標鏈mint映射資產",這跟把比特幣通過WBTC的方式跨到以太坊上去沒有本質區別。而且大多數二層的跨鏈橋部分,甚至都不及WBTC安全可靠。

對於比特幣而言,單純的"擴容"是一種僞概念和僞需求,真正的剛需是拓展其應用場景。像Babylon就是一個釋放比特幣潛能的優質案例,它可以讓比特幣賦能POS公鏈的經濟安全,在功能性上對比特幣進行拓展。

至於BTCFi,更多是拓展比特幣的金融場景,這要比BTC Layer2的敘事更細化,聚焦的點也更集中。比特幣鏈上常年有那麼多BTC處於休眠狀態,很多老OG寧願把比特幣放在冷錢包裏也不願意拿出來參與金融活動,究其根源,一是大多數平台無法真正保障資產安全,二是缺乏有吸引力的東西。如果BTCFi的發展成熟了,相信會改變比特幣生態的很多問題。

有專家認爲,很多BTC大戶有資產生息的需求,但前提是要放到足夠安全的地方。很多大戶或大機構都很重視資產安全,甚至是如履薄冰,他們是否願意把資產放置在某個平台,必要條件就是安全性。

以Babylon爲例,其實Babylon有一個瑕疵,會阻礙它吸引BTC大戶,因爲它的罰沒機制。在Babylon的機制模型中,BTC通過Staking的形式,爲某個PoS應用鏈提供了經濟安全,對應地,會獲得該應用鏈的Token作爲質押獎勵。但這個應用鏈的Token,跟手中真金白銀的BTC比起來,實際上就是空氣幣。而參與POS Staking的過程中,BTC是可能被罰沒的,也就是說,獲得的獎勵可能是一堆空氣幣,代價卻是失去真金白銀的BTC,這對大戶來說是很難接受的。

類似的道理,因爲大多數BTCFi項目給參與者提供的激勵基本都是Alt Coin,如果要讓這些人願意理你,最好還是讓自己做的東西足夠安全,這就是資產安全的價值所在。

有專家介紹了一種爲BTC做去信任的資產托管的方案,並且爲用戶提供強制提款、逃生艙等機制,使BTC安全的參與到BTCFi等場景中。他們爲跨鏈橋、Restaking、基於BTC的穩定幣、預言機、鏈上交易平台等提供BTC托管設施。

要更通俗的概括,因爲BTCFi幾乎都要依賴於鏈下的組件,當你的BTC嘗試和鏈下的東西產生交互關係時,如何保證BTC仍然安全?這就涉及到資產托管的方式。大多數跨鏈橋和交易平台以及Defi平台,核心業務就是資產托管,你要把自己的資產交給第三方去保管,在需要的時候拿回來,但怎麼能保證資金不被托管方卷走或是扣留,如何無需許可的把比特幣強制提回到BTC鏈上,都是要考慮的。

對此他們基於預籤名、Taproot和時間鎖等技術,在BTC鏈上搭建了類似於強制提款/逃生艙的功能,用戶可以對自己的BTC掌握主動權,關鍵時刻可以免信任的把資產強制撤回。

此外,他們還基於ZK和TEE提出了"動態隱藏委員會"的概念,簡稱"DHC"。首先,這是基於資產質押的無需準入網路,只要買了特定硬件,再加上一定的資產質押,就可以參與成爲網路中的節點。

假如現在有1000個節點分布在全球各地,那如何去創建DHC呢?假如說,現在某個資管平台用了這項服務,需要讓它爲它創建一個有效期爲10分鍾的MPC/TSS委員會,閾值爲7/10(簡單理解爲安全性更高的多籤),也就是說從1000個節點裏臨時選10個,組成一個委員會做門限籤名,過10分鍾就解散換一批節點。

他們爲此原創了Ring VRF算法,結合ZK做了隱私保護,在每屆委員會的任期內,10個被選中者的身分是無法獲知的,包括被選中者自己都不知道(這塊用了TEE)。

這種設計有兩個好處,首先由於DHC是動態、臨時、保密的,想要作惡的話,你要在有限的時間內黑掉或者賄賂10個人中的7個,但因爲有隱私保護,你都不知道這10個人是誰;其次,由於DHC成員之間彼此隱藏,串謀作惡的問題可以被規避,因爲互相之間的身分都無從知曉,自然無法串謀。反串謀這個事很關鍵,因爲大多數中心化多籤很難解決串謀作惡問題,而他們的方案可以反串謀。

這種情況下,除非你把整個網路大部分節點都黑了才行,或者是破解其機制設計。也就是說,基於DHC的資產托管,其安全性與整個網路的安全基本等同。

關於TEE(可信執行環境)的使用,專家解釋道:TEE其實就是個黑匣子,程序和數據可以加密存儲後跑在黑匣子裏,連設備運行者都不知道TEE裏跑的是什麼。

如果不用TEE,節點運行者能通過一定方式,觀察得知當前DHC參與者的帳號,甚至可以對選舉程序本身進行攻擊。加上TEE後,相當於把程序和數據放在黑匣子裏運行,節點運行者無法得知TEE裏封存着的帳號、密鑰等信息。

之前有人問過,既然用了TEE,爲什麼還要用到ZK和MPC/TSS這樣的技術?其實主要是爲了增強系統的整體安全,如果運行了基於TEE的節點,然後如果這個節點掛掉了,由於MPC/TSS本身就有很好的容錯,網路依然可以正常運行,即MPC和TSS可以在TEE基礎上增強容錯屬性,而有了ZK,可以保護DHC與者的隱私,防止串謀。綜合下來,選用了TEE+MPC+ZK這樣的復合技術,最大程度保證系統的安全。

之前很多人詬病,說TEE會用到較爲中心化的遠程認證方法,比方說如果用到SGX,會涉及到英特爾這樣的中心化公司的影響。但他們把遠程認證的程序以智能合約的形式實現了,認證方式可以變得去中心化(Scroll和Taiko也用到了類似的思路)。即使哪天英特爾出現了變故,這套程序仍然可以運行。

另一位專家補充道,節點運行的程序是高度自動化的,TEE的主要功能,是把客戶端裏需要保密的程序和數據,跟平時人機交互的那部分程序隔離開,但它會保留一些基礎的,比如登入、交互等界面。只要將節點啓動,後面它做驗證也好,還是向鏈上提交SGX Proof也罷,整個程序都是自動化且關在TEE黑箱裏面的。

TEE硬件會給節點向外提交的任何信息打一個標識,方便外界去驗證這個節點是不是跑在TEE裏的。如果他不是運行在TEE裏,布置在鏈上的智能合約會對該節點的質押資產進行Slash。

關於去中心化訂單簿交易平台的設計,有專家表示:CEX具有很多缺點,比如說可以挪用用戶資產、可以操縱所內的流動性並砸盤,DEX雖然很大程度解決了這些問題,但也面臨着TPS受限、多鏈流動性割裂的麻煩。

一個理想化的交易平台模型,是擁有中心化的性能體驗,同時擁有去中心化的可信、數據可驗證,並能夠連通全鏈,包括全鏈資產和全鏈錢包。他們的目標就是成爲這樣的一個平台。

他們擁有自己的類似於Layer2和應用鏈混合的架構,網路內有固定的排序器節點,然後有上百臺Validator,但這些節點之間沒有直接的共識,是自顧自的從排序器那接收最新的交易數據,然後執行交易,再打包生成區塊。

爲了保證不同節點的數據更新具有一致性,他們在ICP、Solana等高性能公鏈上部署了Verifier智能合約,直接讓節點把本地生成的區塊頭發送到Verifier合約,只要大多數節點提交的區塊頭一致,就認爲達成了共識。他們之所以這麼做,主要是爲了降低不同Validator節點之間頻繁通訊產生的開銷,最大程度提升TPS。

值得一提的是,他們會把區塊頭或者說Block Hash同步到比特幣鏈上,通過OP_Return操作碼之類的方式,這其實相當於把區塊和比特幣區塊錨定起來,防止回滾。

關於強制提款/逃生艙功能,他們採用了一種模塊化資管的方案,把用戶資產的餘額快照存儲在ICP、FIL或是Arweave這類低成本的存儲平台,在你需要的時候,你可以去這些平台上讀取數據。他們會把Block Hash記錄在比特幣鏈上,根據這些Block Hash,你可以核對自己在Arweave等地方獲取的狀態快照是否有問題。

至於強制提款功能,他們將這部分模塊搭建在特定網路之上,可以在多條公鏈上通過智能合約來驗證資產快照,確定你的確有xx數額的錢存放在平台,然後你可以把屬於自己的錢從托管錢包中強制抽離。

關於如何保證節點一定會往ICP和Arweave上發狀態快照而不偷懶,有專家解釋道:提交快照數據的事情有選定的節點來負責,只要這些節點去提交數據就行。值得注意的是,驗證節點們要先提交區塊頭,讓ICP、Solana鏈上的Verifier合約確認一致,通過驗證,然後專屬節點再去往ICP、Arweave這些地方提交區塊頭對應的狀態快照。如果經過很長時間都未提交,或是提交的快照和區塊頭不能對應,就會被Slash。

另一個項目專家介紹了他們基於BTC的穩定幣協議:他們做的事情其實就是讓用戶抵押BTC借出穩定幣,類似於MakerDAO。但這種平台本質還是有資管屬性,BTC需要質押到一個安全的地址,這是關鍵。他們可以直接讓某個網路提供MPC/TSS服務,把BTC資產存放到由該網路托管的比特幣Taproot地址。用戶把BTC打到這個Taproot地址後,可以將這筆錢跨到其他平台,參與鑄造穩定幣等。

關於預言機的選擇,該專家表示:一方面,他們可以去參考鏈上流動性比較強的DEX中WBTC的報價;另一方面,他們還要選出十幾個節點,這些節點可以從鏈外的數據源取得報價。最後,他們通過中位數算法取得一個合理的值,其實和Chainlink的原理差不多。

但因爲是鏈上報價,價格曲線肯定無法像CEX中那樣精確到秒,大概可以精確到小時級別。如果價格出現了短時間內扎針,這種中位數算法會自動幫助抹平,這不會使清算機制出現問題。至於清算機制,其實和MakerDAO差不多。

最後,有專家介紹了他們項目的兩個

BTC-1.37%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4
  • 分享
留言
0/400
TokenTaxonomistvip
· 07-28 13:35
BTCfi才是未来
回復0
智能合约恐惧症vip
· 07-26 10:46
圈钱圈麻了都
回復0
分叉小王子vip
· 07-25 14:02
BTC未来在哪里
回復0
0xSoullessvip
· 07-25 13:58
BTCFi才是正解
回復0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