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廣場 #NERO发帖挑战# 秀觀點贏大獎活動火熱開啓!
Gate NERO生態周來襲!發帖秀出NERO項目洞察和活動實用攻略,瓜分30,000NERO!
💰️ 15位優質發帖用戶 * 2,000枚NERO每人
如何參與:
1️⃣ 調研NERO項目
對NERO的基本面、社區治理、發展目標、代幣經濟模型等方面進行研究,分享你對項目的深度研究。
2️⃣ 參與並分享真實體驗
參與NERO生態周相關活動,並曬出你的參與截圖、收益圖或實用教程。可以是收益展示、簡明易懂的新手攻略、小竅門,也可以是行情點位分析,內容詳實優先。
3️⃣ 鼓勵帶新互動
如果你的帖子吸引到他人參與活動,或者有好友評論“已參與/已交易”,將大幅提升你的獲獎概率!
NERO熱門活動(帖文需附以下活動連結):
NERO Chain (NERO) 生態周:Gate 已上線 NERO 現貨交易,爲回饋平台用戶,HODLer Airdrop、Launchpool、CandyDrop、餘幣寶已上線 NERO,邀您體驗。參與攻略見公告: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article/46284
高質量帖子Tips:
教程越詳細、圖片越直觀、互動量越高,獲獎幾率越大!
市場見解獨到、真實參與經歷、有帶新互動者,評選將優先考慮。
帖子需原創,字數不少於250字,且需獲得至少3條有效互動
AI造了個李白、林黛玉
作者丨陳思琦
編輯丨孫超逸
來源:21財經
“聞君曾試撈月為友,想來是不忍那月兒獨守蒼穹。然自古明月夜夜伴清風,撈之未必可得。吾若為公子,當知諸事皆有緣分,不可強求,撈月亦是枉然。”
若非親耳所聞,沒人能料到這段話出自“林妹妹”之口。而與其“對談”的,是往前回溯四個朝代的“詩仙”李白。
5月初,B站up主“AI-Talk”發布作品《AI李白與林黛玉對詩》。 3分半的視頻,一字一句皆由GPT4生成,同類“混搭”視頻還有《AI尼采對談AI小丑》《湯姆克魯斯對話康德》等。
“內容和諧,語言精美,邏輯也不錯。可以看出AI的文字創作水平已達到中等偏上,80分往上。”中國人民大學文化創意產業研究所所長、文學院教授金元浦評價道。
近日,金元浦以《當前人工智能大模型發展與百模大戰新態勢》為題做客深圳市民文化大講堂。傳統認知裡談詩詞歌賦的文學院教授轉而談AI,可以窺見大模型在各行各業的“出圈”程度。
金元浦在接受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專訪時表示,不能僅從技術角度理解ChatGPT一類AI語言模型。因大模型可以集成過去時代留下的所有文字、文化、思維,其實際上關乎人類智慧所能達到的邊界,對大模型的探索應著眼長遠。
而在中短期,只要為大模型“餵”足夠的料,它就能生成質量合格的內容,也因此成為一把雙刃劍——**為創作者賦能,也將取代或部分取代創作者。 **
在文學、新聞、外語、美術等領域,AI的運用尤其普遍。 “30秒生成一張圖,成本低至2毛錢”“AI 機翻讓成本降低到1%”等扎眼的新聞標題,引起一眾“打工人”對職業被取代的焦慮。
傳導至更年輕的一代,隨著全國高校錄取分數線陸續出爐,許多院校新聞、中文、小語種等傳統意義上的文科專業在不同程度上“遇冷”。
“認為文學、新傳、小語種等相關職業馬上會被AI取代,其實是誇大了AI的影響。”金元浦認為,以大量公開材料為參考,AI可助力完成實操層面的重複性、消耗性工作,其作品往往高於中低水平的行業從業者。而一旦深入到完全自主創新的文學創作,包括對生動而細膩的人類情感的表達、對深層哲學問題的探討等,AI是無法勝任的。
成績“中等偏上”的AI
今年2月,英媒《每日鏡報》與《每日快報》出版商Reach首席執行官Jim Mullen公開表示,將探索使用ChatGPT協助記者撰寫本地天氣與交通等主題的短篇報導。同期,傳聞國內某財經媒體下發了《關於全體採編部門使用ChatGPT的通知》。
漸漸地,在新聞創作中啟用ChatGPT不再是新鮮事,網絡上開始出現媒體人實操攻略,包括如何快速生成標題、如何編寫電視或電台宣傳腳本、如何將已發布的新聞內容快速生成推特、領英等社交媒體帖子,等等。
“AI生成的質量如何,要看大模型預先餵料得怎麼樣。在某些相對簡單的領域,如果大模型已經集中了較為全面的背景材料,它瞬間就能完成一個質量不錯的報導,至少是中等偏上的水平,將極大提升新聞行業生產力。”金元浦表示。
文學領域同理。近日,閱文集團發布了國內網絡文學行業首個大模型“閱文妙筆”,據稱懂內容(故事、人物、世界觀設定),懂創作(理解網文的創作技巧),還可以理解作家與讀者互動過程中形成的“網文梗”。
根據中國社科院文學研究所的統計,2022年我國網絡文學市場規模389.3億元,同比增長8.8%,網絡文學作家數量累計超2278萬。
面對如此龐大的市場,金元浦表示,如果作家能有效借力大模型,人機協作將實現寫作水平從“中等偏上”提升至“優秀”,時間與人力成本則大幅降低。
然而,AI也是一把“雙刃劍”,讓人類一面欣喜於勞動力的解放,一面陷入曾經“李世石大敗阿法狗”式的焦慮:**AI是否將全方位“戰勝”人類? **
3月,美國著名語言學家、哲學家喬姆斯基做出回應:“人類的大腦是一個極為高效甚至優雅的系統,只需要少量的信息即可運作;它尋求的不是推斷數據點之間的粗暴關聯(brute correlations),而是創造解釋。”
在視頻《AI李白與林黛玉對詩》評論區,也有不少網友發現AI創作的痛點:“有韻無章,有辭無情。”
AI與專業作家到底有何區別?金元浦告訴記者,曾有作者做了這樣一個實驗:要求ChatGPT仿照朱自清的《背影》寫一篇《父親的背影》。
雖辭藻上並無錯誤,但ChatGPT的作品實在很難引起讀者共鳴:“在我的記憶中,父親雖然不善言辭,但他的背影卻展現出他作為一個男人的責任感和擔當… …他是家庭的頂樑柱,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榜樣和支持者。”
“散文看重的是獨特的立意、真摯的表達,ChatGPT卻一直在講大道理。看來ChatGPT收集數據時喝了不少'雞湯',形成了生硬空洞的表達模板,很難感受到其中的溫度。”金元浦表示。
從這個意義上說,金元浦認為,**不必以悲觀態度看待AI對新聞、文學藝術等領域的滲透,人類細膩的情感描述能力是無法被取代的。 **ChatGPT的“感受”實為現有素材的歸納整合,而文學創作恰恰最講究獨特性與創新性。
人機如何共處
即使人類有其無法被ChatGPT取代的情感感知力,在社會輿論層面上,文科專業與工作將被人工智能取代的恐慌仍然甚囂塵上,甚至影響到國內某些院校新聞、中文、小語種等傳統意義上的文科專業今年的高考招生情況。
面對AI這把“雙刃劍”,人機如何探索一種相互加成的平衡狀態?
金元浦認為,“文科無用論”實為誇大了AI的影響力,也低估了人類的主觀能動性。但在科技時代,對“文科生”的培養模式的確亟需優化調整,注重提高其跨界的複合型能力。
“文科人才至少應具備三重複合性。一是接受過文學藝術的熏陶,文學藝術是創意迸發的溫床;二是掌握一定的技術知識,能夠用最新的科技成果提高學習的質量和效率;三是掌握一定的金融財會知識,具備經營管理方面的能力。”金元浦解釋道。
人類在AI的倒逼下不斷自我提高,AI也從未停止迭代升級的腳步。
目前,AI大模型已發展出通用大模型、行業大模型兩條路徑。前者相當於接受“通識教育”,具有強大泛化能力與多場景任務處理能力,例如ChatGPT、華為盤古大模型等;後者相當於接受“專業教育”,利用行業知識對大模型進行微調,以滿足金融、文學、傳媒等細分賽道需求,如金融領域的BloombergGPT、FinBERT,網文領域的閱文妙筆等。
雖落地場景愈發多元、應用愈發普遍,但現階段的AI仍時有“精神錯亂”,人工“智能”變“智障”的情況時有發生。
金元浦認為,大模型關乎人類智慧所能達到的邊界,能吸納一切現有知識,集成過去時代留下的所有文字、文化、思維。因此,對大模型的探索應著眼長遠,支持更多大模型在千行百業的測試應用,助推通用大模型、細分行業大模型之間的競爭選擇,並在應用中探索破解大模型帶來的知識產權、社會分工等一系列法律與倫理困境。
在各領域企業積極佈局的過程中,金元浦提到,政策的引導與支持不可或缺,這也是他此次選擇在深圳談AI的原因。
5月底,深圳印發《深圳市加快推動人工智能高質量發展高水平應用行動方案(2023-2024年)》。其中提到,推進“千行百業+AI”,鼓勵金融、商務、工業、交通等行業企業基於人工智能技術對現有生產、服務和管理方式進行升級。
與文件同步發布的還有深圳首批“城市+AI”應用場景清單,覆蓋口岸、景區、食品安全監管等26個場景。
金元浦告訴記者,深圳“千行百業+AI”的發展戰略與建設“全球人工智能先鋒城市”的目標極具前瞻性。即使國內陸續發布的大模型產品中,由深圳企業開發的不算多,但依托城市的科技創新基礎與日漸完善的政策法規體系,在AI的時代浪潮中,深圳的後續表現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