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簽署的首份加密行政命令內容分析

新手3/7/2025, 1:52:27 PM
本文解析特朗普簽署的首份加密行政命令,涵蓋核心內容、執行團隊、時間表,並對比拜登政府政策,深入探討未來前景與潛在風險。

概述

2025年1月23日,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在華盛頓白宮橢圓形辦公室正式簽署人工智能與加密貨幣行政命令,並宣佈成立加密貨幣工作組(Crypto Task Force),旨在制定新的數字資產監管框架,並探索建立國家級加密貨幣儲備。


來源:https://www.cnbc.com/2025/01/23/trump-signs-executive-order-on-crypto-digital-asset-stockpile.html

內容概述

行政命令是美國總統簽署、書面和公佈的指令,用於管理聯邦政府的運作,不需要國會的批准。行政命令和公告具有法律效力,但不是一項法律。只有現任美國總統才能通過發佈另一項行政命令來推翻已有的行政命令。

目的與政策

美國政府支持數字資產及區塊鏈技術的負責任發展,確保經濟自由與全球領導地位,具體包括:

  1. 保護公民自由使用公共區塊鏈,包括交易、挖礦、驗證及自我託管數字資產的權利。
  2. 促進美元主權,支持合規美元穩定幣的發展。
  3. 保障公民與企業公平獲得銀行服務。
  4. 提供技術中立、透明且明確的監管框架,以支持數字經濟與區塊鏈創新。
  5. 保護美國公民免受中央銀行數字貨幣(CBDC)帶來的金融、隱私與主權風險,並禁止CBDC的發行和使用。


來源:https://www.whitehouse.gov/presidential-actions/2025/01/strengthening-american-leadership-in-digital-financial-technology/

具體介紹:

撤銷舊政策

新命令正式撤銷了拜登政府於 2022 年 3 月 9 日發佈的第 14067 號行政命令,以及財政部於 2022 年 7 月 7 日發佈的《數字資產國際合作框架》。

根據《情況說明書》,這些政策被指“抑制創新,破壞美國的經濟自由和全球數字金融領導地位”。此外,新命令要求財政部長撤銷所有與其相沖突的政策、指令和指導,以推動更開放的數字資產監管環境。


來源:https://home.treasury.gov/news/press-releases/jy0854

成立總統數字資產市場工作組

設立工作組,由總統特別顧問領導,包括財政部、司法部、商務部、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等機構成員。

在 60 天內審查現有法規,並建議是否修訂或撤銷。

在 180 天內提交監管與立法建議,包括穩定幣監管框架及國家數字資產儲備的可行性研究。

禁止中央銀行數字貨幣

拜登政府雖未正式推進 CBDC 立法,但 2022 年行政命令要求財政部與美聯儲評估其影響,併發布技術可行性和監管框架報告。2023 年,財政部成立 CBDC 專項小組,美聯儲開始測試批發型 CBDC(Wholesale CBDC)等。

然而,新行政命令全面禁止任何機構在美國創建、發行或推廣 CBDC,並立即終止所有相關政府計劃。該命令將 CBDC 視為潛在風險,認為其可能威脅金融體系穩定、個人隱私和國家主權,因此嚴格限制其在國內的流通與使用。


來源:https://www.federalreserve.gov/central-bank-digital-currency.htm

比特幣戰略儲備

該工作組還須“評估建立和維護國家數字資產儲備的可能性”。

參議員辛西婭·盧米斯 (Cynthia Lummis) 於 2024 年提出了 戰略比特幣儲備立法。


來源:https://www.lummis.senate.gov/wp-content/uploads/BITCOIN-Act-FINAL.pdf

明確的監管框架

拜登政府執政期間,美國監管機構對加密行業採取高壓執法,缺乏明確法規框架,導致市場不確定性增加。

比如,SEC 起訴 Coinbase、Binance、Kraken 等交易所,指控其運營未註冊證券交易平臺,並強制 Kraken 關閉質押服務。CFTC 也對 Binance 提起訴訟,指控其違規向美國用戶提供衍生品交易。此外,司法部起訴 FTX 創始人 SBF,指控其欺詐和洗錢。

本行政命令旨在提供技術中立、適應新興技術的監管框架,確保決策透明,並明確司法監管邊界。根據命令要求,工作組需在 180 天內向總統提交報告,提出推進相關政策的監管與立法建議。

任何擬議的監管框架必須涵蓋數字資產(包括穩定幣)的發行與運營,並綜合考慮市場結構、監管監督、消費者保護和風險管理方面的要求。


來源:https://www.cftc.gov/PressRoom/PressReleases/8680-23

公平準入

該命令強調“保護和促進所有守法公民及私營企業公平、公開地獲得銀行服務”,可能針對拜登政府期間 數字資產市場參與者在獲取相關銀行服務時遇到的障礙。

然而,命令並未具體闡明如何確保數字資產企業能夠公平獲得銀行服務,仍存在政策落地的模糊性。

行業合作

該命令要求工作組召開公開聽證會,並在適當情況下采納數字資產及數字市場領域專家的專業意見。

執行:加密貨幣工作組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宣佈成立加密貨幣工作組,該工作組由財政部長、司法部長、SEC主席、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主席等高官組成,並由人工智能和加密貨幣特別顧問戴維·薩克斯(David Sacks)擔任主席。

財政部長一職由資深對衝基金經理斯科特·貝森特(Scott Bessent)出任,他對加密貨幣持支持態度。

SEC方面,馬克·烏耶達(Mark Uyeda)接任代理主席,取代了此前對加密行業採取強硬監管態度的加里·根斯勒(Gary Gensler)。

值得注意的是,美國主要銀行業監管機構(如聯邦儲備系統理事會(FRB)、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貨幣監理署(OCC)及國家信用合作社管理局(NCUA))並未被納入該工作組。

鑑於之前“Operation Choke Point 2.0”被認為是美國政府打壓加密行業的舉措,而美聯儲拒絕 Custodia Bank 開設主賬戶的決定,進一步加劇了市場對監管打壓的擔憂。

主賬戶相當於銀行的“VIP通道”,可直接與美聯儲對接,加快資金流轉並降低運營成本。然而,Custodia Bank 因涉及加密業務遭拒,市場普遍認為政府可能在刻意限制加密行業的發展,此舉引發了廣泛關注和討論。


來源:https://www.sec.gov/newsroom/press-releases/2025-30

SEC承諾建立清晰的監管體系
SEC在公告中承認,過去主要依賴執法行動監管加密行業,採用追溯性、不明確的法律解釋,導致市場缺乏透明度,創新受限,反而助長了欺詐行為。

新成立的加密貨幣工作組將致力於:

  • 劃定明確的監管邊界,避免政策模糊導致市場混亂;
  • 提供可行的註冊路徑,讓加密企業合規運營;
  • 制定合理的披露框架,提高行業透明度;
  • 優化執法資源分配,打擊欺詐行為,而非限制合法創新。

SEC強調,該工作組將在國會提供的法定框架內運作,並在法律更新時向國會提供技術支持,以確保監管政策適應行業發展。


來源:https://www.sec.gov/about/crypto-task-force

工作時間表

行政命令要求:

30天內,財政部、司法部、SEC及相關機構需全面梳理現有影響數字資產行業的法規、指導文件、命令及其他政策。

60天內,各機構需向主席提交評估報告,建議哪些法規、文件或命令應修改、撤銷或納入新的監管框架。

180天內,工作組需向總統提交綜合報告,提出具體的監管與立法建議,包括:

  1. 聯邦監管框架——規範數字資產(含穩定幣)在美國的發行與運營,涵蓋市場結構、監管體系、消費者保護及風險管理。
  2. 國家數字資產儲備——評估儲備的可行性,並制定標準,可能利用政府執法扣押的加密貨幣作為儲備來源。
  3. 執行與協調——主席將指定一名執行主任,負責工作組的日常運作,並在國家安全事務上與國家安全委員會協商。
  4. 行業參與——在法律允許的情況下,舉行公開聽證會,邀請數字資產與市場專家提供意見。

該命令旨在加強加密貨幣行業的監管框架,同時推動美國在數字資產領域的全球競爭力。

對比拜登政府的加密政策

特朗普政府的政策方向傾向於支持加密貨幣行業發展,減少監管障礙,並通過關鍵任命確保政策的順利執行。而拜登政府則側重於強化監管,強調風險控制,其關鍵任命的官員普遍對加密貨幣持謹慎或嚴格監管態度。


來源:https://www.cnbc.com/2022/09/16/heres-whats-in-biden-framework-to-regulate-crypto.html

前景預測

特朗普的加密行政命令意味著美國將轉向親加密政策,市場短期看漲,長期仍取決於立法與監管機構的動態。如果未來國會能配合特朗普政府推進加密友好立法,美國或將成為全球最具吸引力的加密市場之一。

1. web3行業發展將獲得政策支持

該命令明確支持區塊鏈技術和數字資產的負責任發展,並保障公民自由使用加密資產。這一政策可能帶來:

比特幣、以太坊等主流加密貨幣價格上漲:政策的友好態度可能增強投資者信心。

礦業復甦:該命令強調公民有權進行挖礦和驗證交易,可能推動美國礦企擴張。

穩定幣行業受益:支持合規美元穩定幣,可能促使USDT、USDC等穩定幣發行方加強與政府合作,並促使美元穩定幣市場進一步擴大。

2. 監管環境更加明確,結束“指導性監管框架”模式

拜登政府的 14067 號行政命令 主要是一個指導性文件,確立了美國加密貨幣監管的總體方向,但並未直接出臺新的法律或規定,導致加密項目面臨一定的法律不確定性。

撤銷該命令,將意味著美國政府可能放棄推動嚴格的監管框架,轉而採取更具市場導向的政策,進一步明確加密貨幣的監管方向。

SEC(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 的監管權力可能削弱,尤其是在 數字資產證券屬性認定 方面,減少加密項目面臨的法律訴訟風險。與此同時,CFTC(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 可能獲得更大監管權限,由於其對加密行業的監管方式相對寬鬆,這或將為市場帶來更多發展空間。

該行政命令摒棄拜登政府時期 “監管模糊+執法打壓” 的策略,轉而強調 技術中立、透明規則和市場自由,為加密企業提供 更清晰的合規路徑,推動行業穩健發展。


來源:https://www.presidency.ucsb.edu/documents/executive-order-14067-ensuring-responsible-development-digital-assets

3. 金融機構可能重新開放加密服務

過去幾年,美國銀行對加密行業的態度較為謹慎。然而,該命令要求確保公民和企業公平獲得銀行服務,可能促使銀行重新提供 加密相關業務,如交易、託管和支付等。

傳統金融公司(如 貝萊德、富達)可能加速進入加密領域,進一步推動市場主流化。該命令廢除了拜登時期的 限制措施,緩解了 “Operation Choke Point 2.0”(銀行對加密行業的系統性封鎖),為 傳統金融與加密行業的融合創造了更有利的環境,確保守法企業不再因政策風險被銀行拒絕開戶或終止服務。

4. 稅收與合規改革

簡化加密貨幣稅收制度,減少複雜申報流程,提高機構投資者的參與度。

可能推動國會通過新法案,為加密行業制定專門的稅收政策,而非套用傳統證券和大宗商品規則。

5. 美元穩定幣全球化加速

該命令全面禁止CBDC,可能影響美聯儲的CBDC研究進度,也可能削弱全球對CBDC的信心。

支持美元主權,鼓勵合規美元穩定幣,可能促使各國企業和金融機構增加對USDT、USDC等穩定幣的依賴,進一步鞏固美元在全球加密市場的主導地位。

部分國家可能加快穩定幣監管,如歐盟或日本可能效仿美國出臺類似的合規框架。


來源:https://www.federalreserve.gov/default.htm

6. 美國或成為加密避風港,推動市場開放,吸引資本與企業迴流

隨著政策轉向,美國有望再次成為加密行業的核心市場。本土企業如 Coinbase、Circle 可能擴大業務,而相比 歐盟、日本等更嚴格的監管環境,美國或成為 加密初創企業的首選地,進一步推動行業創新。

過去幾年,由於監管不確定性,大量加密企業遷往新加坡、香港、阿聯酋等友好司法管轄區,而 特朗普政府的親商政策 預計將促進企業迴流美國,並吸引更多 風險投資進入 Web3 領域。

風險

當前形勢下,圍繞特朗普的加密行政命令及全球數字資產監管,可能存在以下風險:

1. 國會立法的不確定性

雖然特朗普簽署行政命令,但國會是否會推動進一步立法尚不明朗。如果共和黨與民主黨存在較大分歧,未來監管框架仍可能存在不確定性。

部分國會議員(如伊麗莎白·沃倫)可能繼續推動更嚴格的加密反洗錢、稅收法規,對行業帶來一定阻力。


來源:https://www.warren.senate.gov/newsroom/press-releases/at-hearing-warren-calls-for-closing-gaps-in-crypto-anti-money-laundering-rules-as-treasury-requested

2. 監管不確定性加劇

政策變動風險:特朗普政府的行政命令雖意在推動加密行業發展,但政策方向可能隨政局變化而調整。例如,未來政府可能重新加強監管,甚至推翻當前政策。

碎片化監管風險:將美聯儲和 FDIC 排除在工作組之外,可能導致監管框架的不協調,影響市場穩定性,並增加合規成本。

此外,即便聯邦監管趨於寬鬆,加密公司仍需關注關鍵合規問題,並應對複雜的州級監管。一些州的嚴格監管政策甚至可能與聯邦政策存在衝突。

例如,在紐約運營的加密企業仍需遵守 “BitLicense” 監管框架,而加利福尼亞近期實施的 《數字金融資產法》 也要求相關企業獲得許可證。此外,多州的貨幣傳輸許可法 仍適用於加密行業,企業需確保合規運營,以滿足各州不同的監管要求。

加利福尼亞州即將生效的《數字金融資產法案》(2025 年)要求加密企業必須獲得州級許可證才能提供相關服務,增加了市場準入門檻。

華盛頓州則通過《貨幣傳輸法案》(MTL)對加密公司施加更嚴格的監管,要求企業持有貨幣傳輸許可證並提供存款擔保金,大幅提升合規成本,導致部分交易所(如 Kraken)選擇退出該市場。

紐約州的 BitLicense 規定更加嚴苛,所有涉及虛擬貨幣業務的企業需滿足嚴格的資本儲備要求、合規審查和網絡安全標準,進一步限制了加密企業的運營自由度。


來源:https://dfpi.ca.gov/regulated-industries/digital-financial-assets/

3. 美國推動美元穩定幣 vs. CBDC 的潛在影響

國際金融摩擦:美國支持美元穩定幣發展,可能削弱其他國家對 CBDC(中央銀行數字貨幣)的信任,引發地緣金融競爭,甚至可能促使部分國家加快去美元化進程。

合規挑戰:美元穩定幣的推廣涉及 KYC/AML(反洗錢)要求,若監管措施不足,可能被用於非法活動,進一步引發政策打擊。

4. 投資者保護與市場操控風險

市場操縱風險:特朗普及其家族發行“$Trump”和“$Melania”模因幣,可能導致市場投機行為。若市場過度炒作或操縱,普通投資者可能成為“接盤俠”。

詐騙和合規風險:在監管寬鬆環境下,更多項目可能借機融資,但部分項目可能涉及欺詐或龐氏騙局,增加投資者風險。


來源:https://www.gate.io/trade/TRUMP_USDT (2025年2月16日)

5. 監管不協調引發全球市場波動

跨國監管不一致:歐盟已實施 MiCA 監管框架,美國的監管策略卻仍在調整中,導致跨國企業和投資者面臨不同司法管轄區的合規挑戰。

政策外溢效應:美國的政策調整可能影響其他國家對加密資產的態度,例如中國、歐盟或新興市場可能採取更嚴格或更寬鬆的監管策略,影響全球市場走勢。

比如,歐盟 (EU) 也在加密資產監管方面邁出關鍵一步。2024 年 12 月 30 日,歐盟加密資產市場 (MiCA) 法規全面生效,使 27 個成員國成為全球首個建立完整加密資產監管框架的主要司法管轄區。MiCA 於 2023 年 4 月獲歐洲議會批准,為全球加密行業提供了重要的監管示範。


來源:https://www.esma.europa.eu/esmas-activities/digital-finance-and-innovation/markets-crypto-assets-regulation-mica

6. 央行數字貨幣(CBDC)發展受阻

美聯儲 CBDC 研究或受影響:特朗普政府傾向於支持美元穩定幣而非 CBDC,這可能削弱美聯儲在數字貨幣領域的競爭力,使美國在 CBDC 賽道上落後於中國(數字人民幣)或歐盟(數字歐元)。

7. 穩定幣行業的系統性風險

銀行系統依賴性:若美元穩定幣的市值快速增長,其對美國銀行體系的依賴性也會增加。一旦發生銀行危機,穩定幣的流動性可能受限,引發市場恐慌。

“影子銀行”問題:穩定幣發行機構可能遊走在監管灰色地帶,若未能嚴格遵循儲備金管理要求,可能導致類似 2008 年金融危機的“影子銀行”問題。

8. 國家數字資產儲備可能引發法律與合規爭議

執法扣押資產的處置問題:若美國政府將執法扣押的加密貨幣納入國家數字資產儲備,可能引發市場爭議,並涉及法律風險。例如,部分資產的歸屬權可能存在法律挑戰。

比如,多年來,通過打擊網絡犯罪、洗錢組織及暗網活動,美國政府沒收了大量比特幣。根據bitcoinreasuries.net的數據,美國政府目前持有198,109枚比特幣,按當前價格計算價值約$191.5億美元。(2025年2月17日)


來源:https://bitcointreasuries.net/entities/united-states (2025年2月17日)

結語

特朗普政府的加密行政命令為美國數字資產行業提供了更明確的政策方向,推動美元穩定幣發展,並減少過度監管對創新的抑制。然而,這一政策轉向也伴隨著監管碎片化、市場投機、國際金融摩擦等潛在風險。

未來,全球加密市場的發展將取決於各國監管政策的協調、機構投資者的參與程度以及技術創新的落地應用。美國的政策調整可能引發連鎖反應,影響全球數字金融格局。在這一變革時代,投資者和市場參與者需密切關注政策動向,謹慎評估風險,把握數字資產行業的新機遇。

Author: Jones
Translator: Viper
Reviewer(s): Pow、SimonLiu、Elisa
Translation Reviewer(s): Ashely、Joyce
* The information is not intended to be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financial advice or any other recommendation of any sort offered or endorsed by Gate.io.
* This article may not be reproduced, transmitted or copied without referencing Gate.io. Contravention is an infringement of Copyright Act and may be subject to legal action.

特朗普簽署的首份加密行政命令內容分析

新手3/7/2025, 1:52:27 PM
本文解析特朗普簽署的首份加密行政命令,涵蓋核心內容、執行團隊、時間表,並對比拜登政府政策,深入探討未來前景與潛在風險。

概述

2025年1月23日,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在華盛頓白宮橢圓形辦公室正式簽署人工智能與加密貨幣行政命令,並宣佈成立加密貨幣工作組(Crypto Task Force),旨在制定新的數字資產監管框架,並探索建立國家級加密貨幣儲備。


來源:https://www.cnbc.com/2025/01/23/trump-signs-executive-order-on-crypto-digital-asset-stockpile.html

內容概述

行政命令是美國總統簽署、書面和公佈的指令,用於管理聯邦政府的運作,不需要國會的批准。行政命令和公告具有法律效力,但不是一項法律。只有現任美國總統才能通過發佈另一項行政命令來推翻已有的行政命令。

目的與政策

美國政府支持數字資產及區塊鏈技術的負責任發展,確保經濟自由與全球領導地位,具體包括:

  1. 保護公民自由使用公共區塊鏈,包括交易、挖礦、驗證及自我託管數字資產的權利。
  2. 促進美元主權,支持合規美元穩定幣的發展。
  3. 保障公民與企業公平獲得銀行服務。
  4. 提供技術中立、透明且明確的監管框架,以支持數字經濟與區塊鏈創新。
  5. 保護美國公民免受中央銀行數字貨幣(CBDC)帶來的金融、隱私與主權風險,並禁止CBDC的發行和使用。


來源:https://www.whitehouse.gov/presidential-actions/2025/01/strengthening-american-leadership-in-digital-financial-technology/

具體介紹:

撤銷舊政策

新命令正式撤銷了拜登政府於 2022 年 3 月 9 日發佈的第 14067 號行政命令,以及財政部於 2022 年 7 月 7 日發佈的《數字資產國際合作框架》。

根據《情況說明書》,這些政策被指“抑制創新,破壞美國的經濟自由和全球數字金融領導地位”。此外,新命令要求財政部長撤銷所有與其相沖突的政策、指令和指導,以推動更開放的數字資產監管環境。


來源:https://home.treasury.gov/news/press-releases/jy0854

成立總統數字資產市場工作組

設立工作組,由總統特別顧問領導,包括財政部、司法部、商務部、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等機構成員。

在 60 天內審查現有法規,並建議是否修訂或撤銷。

在 180 天內提交監管與立法建議,包括穩定幣監管框架及國家數字資產儲備的可行性研究。

禁止中央銀行數字貨幣

拜登政府雖未正式推進 CBDC 立法,但 2022 年行政命令要求財政部與美聯儲評估其影響,併發布技術可行性和監管框架報告。2023 年,財政部成立 CBDC 專項小組,美聯儲開始測試批發型 CBDC(Wholesale CBDC)等。

然而,新行政命令全面禁止任何機構在美國創建、發行或推廣 CBDC,並立即終止所有相關政府計劃。該命令將 CBDC 視為潛在風險,認為其可能威脅金融體系穩定、個人隱私和國家主權,因此嚴格限制其在國內的流通與使用。


來源:https://www.federalreserve.gov/central-bank-digital-currency.htm

比特幣戰略儲備

該工作組還須“評估建立和維護國家數字資產儲備的可能性”。

參議員辛西婭·盧米斯 (Cynthia Lummis) 於 2024 年提出了 戰略比特幣儲備立法。


來源:https://www.lummis.senate.gov/wp-content/uploads/BITCOIN-Act-FINAL.pdf

明確的監管框架

拜登政府執政期間,美國監管機構對加密行業採取高壓執法,缺乏明確法規框架,導致市場不確定性增加。

比如,SEC 起訴 Coinbase、Binance、Kraken 等交易所,指控其運營未註冊證券交易平臺,並強制 Kraken 關閉質押服務。CFTC 也對 Binance 提起訴訟,指控其違規向美國用戶提供衍生品交易。此外,司法部起訴 FTX 創始人 SBF,指控其欺詐和洗錢。

本行政命令旨在提供技術中立、適應新興技術的監管框架,確保決策透明,並明確司法監管邊界。根據命令要求,工作組需在 180 天內向總統提交報告,提出推進相關政策的監管與立法建議。

任何擬議的監管框架必須涵蓋數字資產(包括穩定幣)的發行與運營,並綜合考慮市場結構、監管監督、消費者保護和風險管理方面的要求。


來源:https://www.cftc.gov/PressRoom/PressReleases/8680-23

公平準入

該命令強調“保護和促進所有守法公民及私營企業公平、公開地獲得銀行服務”,可能針對拜登政府期間 數字資產市場參與者在獲取相關銀行服務時遇到的障礙。

然而,命令並未具體闡明如何確保數字資產企業能夠公平獲得銀行服務,仍存在政策落地的模糊性。

行業合作

該命令要求工作組召開公開聽證會,並在適當情況下采納數字資產及數字市場領域專家的專業意見。

執行:加密貨幣工作組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宣佈成立加密貨幣工作組,該工作組由財政部長、司法部長、SEC主席、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主席等高官組成,並由人工智能和加密貨幣特別顧問戴維·薩克斯(David Sacks)擔任主席。

財政部長一職由資深對衝基金經理斯科特·貝森特(Scott Bessent)出任,他對加密貨幣持支持態度。

SEC方面,馬克·烏耶達(Mark Uyeda)接任代理主席,取代了此前對加密行業採取強硬監管態度的加里·根斯勒(Gary Gensler)。

值得注意的是,美國主要銀行業監管機構(如聯邦儲備系統理事會(FRB)、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貨幣監理署(OCC)及國家信用合作社管理局(NCUA))並未被納入該工作組。

鑑於之前“Operation Choke Point 2.0”被認為是美國政府打壓加密行業的舉措,而美聯儲拒絕 Custodia Bank 開設主賬戶的決定,進一步加劇了市場對監管打壓的擔憂。

主賬戶相當於銀行的“VIP通道”,可直接與美聯儲對接,加快資金流轉並降低運營成本。然而,Custodia Bank 因涉及加密業務遭拒,市場普遍認為政府可能在刻意限制加密行業的發展,此舉引發了廣泛關注和討論。


來源:https://www.sec.gov/newsroom/press-releases/2025-30

SEC承諾建立清晰的監管體系
SEC在公告中承認,過去主要依賴執法行動監管加密行業,採用追溯性、不明確的法律解釋,導致市場缺乏透明度,創新受限,反而助長了欺詐行為。

新成立的加密貨幣工作組將致力於:

  • 劃定明確的監管邊界,避免政策模糊導致市場混亂;
  • 提供可行的註冊路徑,讓加密企業合規運營;
  • 制定合理的披露框架,提高行業透明度;
  • 優化執法資源分配,打擊欺詐行為,而非限制合法創新。

SEC強調,該工作組將在國會提供的法定框架內運作,並在法律更新時向國會提供技術支持,以確保監管政策適應行業發展。


來源:https://www.sec.gov/about/crypto-task-force

工作時間表

行政命令要求:

30天內,財政部、司法部、SEC及相關機構需全面梳理現有影響數字資產行業的法規、指導文件、命令及其他政策。

60天內,各機構需向主席提交評估報告,建議哪些法規、文件或命令應修改、撤銷或納入新的監管框架。

180天內,工作組需向總統提交綜合報告,提出具體的監管與立法建議,包括:

  1. 聯邦監管框架——規範數字資產(含穩定幣)在美國的發行與運營,涵蓋市場結構、監管體系、消費者保護及風險管理。
  2. 國家數字資產儲備——評估儲備的可行性,並制定標準,可能利用政府執法扣押的加密貨幣作為儲備來源。
  3. 執行與協調——主席將指定一名執行主任,負責工作組的日常運作,並在國家安全事務上與國家安全委員會協商。
  4. 行業參與——在法律允許的情況下,舉行公開聽證會,邀請數字資產與市場專家提供意見。

該命令旨在加強加密貨幣行業的監管框架,同時推動美國在數字資產領域的全球競爭力。

對比拜登政府的加密政策

特朗普政府的政策方向傾向於支持加密貨幣行業發展,減少監管障礙,並通過關鍵任命確保政策的順利執行。而拜登政府則側重於強化監管,強調風險控制,其關鍵任命的官員普遍對加密貨幣持謹慎或嚴格監管態度。


來源:https://www.cnbc.com/2022/09/16/heres-whats-in-biden-framework-to-regulate-crypto.html

前景預測

特朗普的加密行政命令意味著美國將轉向親加密政策,市場短期看漲,長期仍取決於立法與監管機構的動態。如果未來國會能配合特朗普政府推進加密友好立法,美國或將成為全球最具吸引力的加密市場之一。

1. web3行業發展將獲得政策支持

該命令明確支持區塊鏈技術和數字資產的負責任發展,並保障公民自由使用加密資產。這一政策可能帶來:

比特幣、以太坊等主流加密貨幣價格上漲:政策的友好態度可能增強投資者信心。

礦業復甦:該命令強調公民有權進行挖礦和驗證交易,可能推動美國礦企擴張。

穩定幣行業受益:支持合規美元穩定幣,可能促使USDT、USDC等穩定幣發行方加強與政府合作,並促使美元穩定幣市場進一步擴大。

2. 監管環境更加明確,結束“指導性監管框架”模式

拜登政府的 14067 號行政命令 主要是一個指導性文件,確立了美國加密貨幣監管的總體方向,但並未直接出臺新的法律或規定,導致加密項目面臨一定的法律不確定性。

撤銷該命令,將意味著美國政府可能放棄推動嚴格的監管框架,轉而採取更具市場導向的政策,進一步明確加密貨幣的監管方向。

SEC(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 的監管權力可能削弱,尤其是在 數字資產證券屬性認定 方面,減少加密項目面臨的法律訴訟風險。與此同時,CFTC(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 可能獲得更大監管權限,由於其對加密行業的監管方式相對寬鬆,這或將為市場帶來更多發展空間。

該行政命令摒棄拜登政府時期 “監管模糊+執法打壓” 的策略,轉而強調 技術中立、透明規則和市場自由,為加密企業提供 更清晰的合規路徑,推動行業穩健發展。


來源:https://www.presidency.ucsb.edu/documents/executive-order-14067-ensuring-responsible-development-digital-assets

3. 金融機構可能重新開放加密服務

過去幾年,美國銀行對加密行業的態度較為謹慎。然而,該命令要求確保公民和企業公平獲得銀行服務,可能促使銀行重新提供 加密相關業務,如交易、託管和支付等。

傳統金融公司(如 貝萊德、富達)可能加速進入加密領域,進一步推動市場主流化。該命令廢除了拜登時期的 限制措施,緩解了 “Operation Choke Point 2.0”(銀行對加密行業的系統性封鎖),為 傳統金融與加密行業的融合創造了更有利的環境,確保守法企業不再因政策風險被銀行拒絕開戶或終止服務。

4. 稅收與合規改革

簡化加密貨幣稅收制度,減少複雜申報流程,提高機構投資者的參與度。

可能推動國會通過新法案,為加密行業制定專門的稅收政策,而非套用傳統證券和大宗商品規則。

5. 美元穩定幣全球化加速

該命令全面禁止CBDC,可能影響美聯儲的CBDC研究進度,也可能削弱全球對CBDC的信心。

支持美元主權,鼓勵合規美元穩定幣,可能促使各國企業和金融機構增加對USDT、USDC等穩定幣的依賴,進一步鞏固美元在全球加密市場的主導地位。

部分國家可能加快穩定幣監管,如歐盟或日本可能效仿美國出臺類似的合規框架。


來源:https://www.federalreserve.gov/default.htm

6. 美國或成為加密避風港,推動市場開放,吸引資本與企業迴流

隨著政策轉向,美國有望再次成為加密行業的核心市場。本土企業如 Coinbase、Circle 可能擴大業務,而相比 歐盟、日本等更嚴格的監管環境,美國或成為 加密初創企業的首選地,進一步推動行業創新。

過去幾年,由於監管不確定性,大量加密企業遷往新加坡、香港、阿聯酋等友好司法管轄區,而 特朗普政府的親商政策 預計將促進企業迴流美國,並吸引更多 風險投資進入 Web3 領域。

風險

當前形勢下,圍繞特朗普的加密行政命令及全球數字資產監管,可能存在以下風險:

1. 國會立法的不確定性

雖然特朗普簽署行政命令,但國會是否會推動進一步立法尚不明朗。如果共和黨與民主黨存在較大分歧,未來監管框架仍可能存在不確定性。

部分國會議員(如伊麗莎白·沃倫)可能繼續推動更嚴格的加密反洗錢、稅收法規,對行業帶來一定阻力。


來源:https://www.warren.senate.gov/newsroom/press-releases/at-hearing-warren-calls-for-closing-gaps-in-crypto-anti-money-laundering-rules-as-treasury-requested

2. 監管不確定性加劇

政策變動風險:特朗普政府的行政命令雖意在推動加密行業發展,但政策方向可能隨政局變化而調整。例如,未來政府可能重新加強監管,甚至推翻當前政策。

碎片化監管風險:將美聯儲和 FDIC 排除在工作組之外,可能導致監管框架的不協調,影響市場穩定性,並增加合規成本。

此外,即便聯邦監管趨於寬鬆,加密公司仍需關注關鍵合規問題,並應對複雜的州級監管。一些州的嚴格監管政策甚至可能與聯邦政策存在衝突。

例如,在紐約運營的加密企業仍需遵守 “BitLicense” 監管框架,而加利福尼亞近期實施的 《數字金融資產法》 也要求相關企業獲得許可證。此外,多州的貨幣傳輸許可法 仍適用於加密行業,企業需確保合規運營,以滿足各州不同的監管要求。

加利福尼亞州即將生效的《數字金融資產法案》(2025 年)要求加密企業必須獲得州級許可證才能提供相關服務,增加了市場準入門檻。

華盛頓州則通過《貨幣傳輸法案》(MTL)對加密公司施加更嚴格的監管,要求企業持有貨幣傳輸許可證並提供存款擔保金,大幅提升合規成本,導致部分交易所(如 Kraken)選擇退出該市場。

紐約州的 BitLicense 規定更加嚴苛,所有涉及虛擬貨幣業務的企業需滿足嚴格的資本儲備要求、合規審查和網絡安全標準,進一步限制了加密企業的運營自由度。


來源:https://dfpi.ca.gov/regulated-industries/digital-financial-assets/

3. 美國推動美元穩定幣 vs. CBDC 的潛在影響

國際金融摩擦:美國支持美元穩定幣發展,可能削弱其他國家對 CBDC(中央銀行數字貨幣)的信任,引發地緣金融競爭,甚至可能促使部分國家加快去美元化進程。

合規挑戰:美元穩定幣的推廣涉及 KYC/AML(反洗錢)要求,若監管措施不足,可能被用於非法活動,進一步引發政策打擊。

4. 投資者保護與市場操控風險

市場操縱風險:特朗普及其家族發行“$Trump”和“$Melania”模因幣,可能導致市場投機行為。若市場過度炒作或操縱,普通投資者可能成為“接盤俠”。

詐騙和合規風險:在監管寬鬆環境下,更多項目可能借機融資,但部分項目可能涉及欺詐或龐氏騙局,增加投資者風險。


來源:https://www.gate.io/trade/TRUMP_USDT (2025年2月16日)

5. 監管不協調引發全球市場波動

跨國監管不一致:歐盟已實施 MiCA 監管框架,美國的監管策略卻仍在調整中,導致跨國企業和投資者面臨不同司法管轄區的合規挑戰。

政策外溢效應:美國的政策調整可能影響其他國家對加密資產的態度,例如中國、歐盟或新興市場可能採取更嚴格或更寬鬆的監管策略,影響全球市場走勢。

比如,歐盟 (EU) 也在加密資產監管方面邁出關鍵一步。2024 年 12 月 30 日,歐盟加密資產市場 (MiCA) 法規全面生效,使 27 個成員國成為全球首個建立完整加密資產監管框架的主要司法管轄區。MiCA 於 2023 年 4 月獲歐洲議會批准,為全球加密行業提供了重要的監管示範。


來源:https://www.esma.europa.eu/esmas-activities/digital-finance-and-innovation/markets-crypto-assets-regulation-mica

6. 央行數字貨幣(CBDC)發展受阻

美聯儲 CBDC 研究或受影響:特朗普政府傾向於支持美元穩定幣而非 CBDC,這可能削弱美聯儲在數字貨幣領域的競爭力,使美國在 CBDC 賽道上落後於中國(數字人民幣)或歐盟(數字歐元)。

7. 穩定幣行業的系統性風險

銀行系統依賴性:若美元穩定幣的市值快速增長,其對美國銀行體系的依賴性也會增加。一旦發生銀行危機,穩定幣的流動性可能受限,引發市場恐慌。

“影子銀行”問題:穩定幣發行機構可能遊走在監管灰色地帶,若未能嚴格遵循儲備金管理要求,可能導致類似 2008 年金融危機的“影子銀行”問題。

8. 國家數字資產儲備可能引發法律與合規爭議

執法扣押資產的處置問題:若美國政府將執法扣押的加密貨幣納入國家數字資產儲備,可能引發市場爭議,並涉及法律風險。例如,部分資產的歸屬權可能存在法律挑戰。

比如,多年來,通過打擊網絡犯罪、洗錢組織及暗網活動,美國政府沒收了大量比特幣。根據bitcoinreasuries.net的數據,美國政府目前持有198,109枚比特幣,按當前價格計算價值約$191.5億美元。(2025年2月17日)


來源:https://bitcointreasuries.net/entities/united-states (2025年2月17日)

結語

特朗普政府的加密行政命令為美國數字資產行業提供了更明確的政策方向,推動美元穩定幣發展,並減少過度監管對創新的抑制。然而,這一政策轉向也伴隨著監管碎片化、市場投機、國際金融摩擦等潛在風險。

未來,全球加密市場的發展將取決於各國監管政策的協調、機構投資者的參與程度以及技術創新的落地應用。美國的政策調整可能引發連鎖反應,影響全球數字金融格局。在這一變革時代,投資者和市場參與者需密切關注政策動向,謹慎評估風險,把握數字資產行業的新機遇。

Author: Jones
Translator: Viper
Reviewer(s): Pow、SimonLiu、Elisa
Translation Reviewer(s): Ashely、Joyce
* The information is not intended to be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financial advice or any other recommendation of any sort offered or endorsed by Gate.io.
* This article may not be reproduced, transmitted or copied without referencing Gate.io. Contravention is an infringement of Copyright Act and may be subject to legal action.
Start Now
Sign up and get a
$100
Vouc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