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比特幣採納是一場“資產負債表輪盤賭”的危險遊戲:報告

機構去中心化金融平台Sentora在周四發布了一份新報告,認爲企業將比特幣(BTC)作爲財務資產的做法雖然受到歡迎,但類似於“資產負債表輪盤賭”。

"比特幣的稀缺性和可編程性使其成爲前所未有的企業資產——但沒有可擴展的收益和持久的融資,大多數當前的採用者正在玩一種危險的資產負債表輪盤賭遊戲,”Sentora借貸負責人Patrick Heusser在報告中表示。

該報告分析了213個公共、私人和政府實體的策略,這些實體 collectively 持有179萬 BTC,按照2025年8月的價值爲2140億美元。上市公司佔這些持有量的71.4%,這意味着大約127萬 BTC 是企業資產負債表的一部分。

積累策略基於一個有着數百年歷史的財富積累手冊:借用法幣來獲取一種稀缺的硬資產。比特幣的供應上限爲2100萬,是一種可證明稀缺的資產,在過去十年中,其表現遠超其他所有主要資產。

"策略通過將風險暴露工程化,像資本配置者一樣——利用長期融資、不對稱時機和股東對齊,在一個公共工具內創造合成BTC衍生品," 報告稱。

負收益風險

然而,報告指出了一個關鍵缺陷:用借來的錢積累幣的策略是一種“負收益交易”,因爲BTC本身是一種零收益資產,就像黃金。

與土地或生產性房地產不同,比特幣本身並不產生收入或現金流。它只是靜靜地待在資產負債表上。因此,借款購買比特幣的成本是一項直接的、持續的支出,而沒有抵消的現金流。

因此,該策略的回報完全依賴於持續價格漲所帶來的資本收益,這使其在結構上脆弱。

如果套利交易因長期價格停滯或市場下跌而破裂,結果可能是“二元和反應式”的。比特幣價格的下跌將威脅到其債務的抵押品,導致其股票價格下跌,使其難以籌集新資本。

這主要是因爲大多數積累BTC作爲財政資產的公司要麼處於虧損狀態,要麼嚴重依賴BTC的按市值計價收益來顯示其償付能力。

這些公司可能會開始出售其核心BTC持有量以滿足其義務,這將進一步推低價格,造成惡性循環。

故事繼續。報告明確指出,“這裏沒有最後貸款人——沒有斷路器,沒有再融資機制。”

報告將其與黃金進行了類比,指出“黃金國庫公司”從未出現,因爲黃金同樣不產生收益,並且存儲和搬運起來很麻煩。

比特幣財政策略面臨同樣的基本挑戰:報告指出,直到比特幣能夠成熟爲“生產性數字資本”,產生可擴展、可靠的收益,它仍然是一項風險較高的投機性投資。

閱讀更多:邁克爾·塞勒的策略在首次購買五周年紀念日增加了1800萬美元的比特幣

查看評論

BTC-3.64%
EPT-9.87%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