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io動態 #创作者激励计划# 火熱進行中!報名參與並發帖解鎖 $2,000 創作大獎!
🌟 參與攻略:
1️⃣ 點擊連結進入報名頁面 👉️ https://www.gate.io/questionnaire/6550
2️⃣ 點擊“是”按鈕提交報名
3️⃣ 在動態完成發帖,提升發帖量和互動量,解鎖獲獎資格!
📌 只要是與加密相關內容均可參與發帖!
🎁 茶具套裝、Gate x 國際米蘭保溫杯、Gate.io 紀念章、點卡等好禮等你來拿!獲獎者還將獲得專屬社區流量扶持,助力您提升影響力,增長粉絲!
活動截止至:5月6日00:00 (UTC+8)
活動詳情:https://www.gate.io/announcements/article/44513
分析》你是哪一類鏈上玩家?空投、DeFi、交易哪個適合你
鏈上使用者大體可以分為三類:空投玩家、DeFi 玩家、交易玩家。本文源自 岳小魚 所著文章,由 Foresight News 轉載。 (前情提要:價值投資大師霍華馬克斯最新備忘錄《無人知曉》:別信專家了,沒人能預測金融末日何時來臨 ) (背景補充:Glassnode:持超1萬枚BTC巨鯨本月買入十分強勁,較小投資群才在賣比特幣 ) 鏈上使用者大體可以分為三類:空投玩家、DeFi 玩家、交易玩家。 擼空投玩家:這類玩家專注於參與 Web3 專案的空投活動,以低成本甚至零成本獲取代幣獎勵。他們的目標通常是短期獲利,常被稱為「擼毛黨」。 DeFi 玩家:這類使用者熱衷於 DeFi,通過提供流動性、質押、借貸、套利等方式賺取收益,追求更穩定的長期回報。 交易玩家:其實這裡特指 meme 幣玩家,以投機為主,期待抓住金狗從而暴富。 這三類使用者群體有非常顯著的特徵,我用雷達圖的方式進行綜合對比,大家可以看下自己到底屬於哪類玩家,以及到底想要成為哪類玩家。 整體分為 5 個對比的維度:技術能力、風險偏好、時間投入、社群參與度和收益期望。 評分範圍為 1-5(1 最低,5 最高)。 先上結論: 空投玩家:雷達圖呈現一個偏向「時間投入」的形狀,技術能力和社群參與度中等,風險偏好和收益期望較低,形成一個相對均衡但偏內側的五邊形。 DeFi 玩家:雷達圖突出「技術能力」和「風險偏好」,收益期望較高,但社群參與度和時間投入較低,形成一個向外擴展套件但底部收窄的圖形。 meme 幣交易玩家:雷達圖強烈偏向「風險偏好」、「收益期望」、「社群參與度」,技術能力較低,形成一個整體向外的圖形。 可以考慮和你的行為偏好結合一下: 如果你是一個時間充沛、沒有什麼本金且風險偏好較低的人,那麼就適合成為空投玩家; 如果你是一個技術驅動、喜歡研究且有一定資金體量的人,那麼就可以成為 DeFi 玩家; 如果你是一個喜歡投機、能承受高風險且期望交易暴富的人,那麼可以考慮成為 meme 幣玩家了。 以下是具體的分析: 1、擼空投玩家 技術能力 (3/5): 需要掌握基礎的區塊鏈操作(如錢包使用、互動測試網),但不需要深入理解智慧合約或複雜的 DeFi 機制。 風險偏好 (2/5): 風險較低,因為投入成本通常只是時間和少量 Gas 費,失敗也無大損失。 時間投入 (4/5): 需要大量時間研究新專案、完成任務(如 Discord 活動、測試互動),以確保不錯過空投機會。 社群參與度 (3/5): 活躍於 Discord、Twitter 等平臺,但更多是為了完成任務而非深度參與社群文化。 收益期望 (3/5): 期望通過空投獲得可觀的回報,但因專案品質參差不齊,收益不確定性較高。 2、DeFi 玩家 技術能力 (4/5): 需要理解複雜的 DeFi 協議(如 Uniswap、Aave)、資金池機制和風險管理(如無常損失)。 風險偏好 (4/5): 願意承擔較高風險(如智慧合約漏洞、市場波動),但通常會通過分散投資降低損失。 時間投入 (3/5): 需要定期監控市場和調整策略,但不像擼空投玩家那樣需要頻繁操作。 社群參與度 (2/5): 更關注個人收益而非社群活動,參與度相對較低,除非涉及治理投票。 收益期望 (4/5): 追求穩定且較高的年化收益率(如 10%-100%),對短期暴富興趣不大。 3、交易玩家 技術能力 (2/5): 操作簡單,只需基礎錢包和交易知識,無需深入技術理解。 風險偏好 (5/5): 極高的風險容忍度,願意參與「歸零」概率很大的專案,追求「百倍幣」夢想。 時間投入 (4/5): 主要依賴市場情緒和熱點,因此需要枯坐掃鏈,時刻關注社群動態,時間投入也很大。 社群參與度 (5/5): 高度活躍於 Meme 幣社群(如 Twitter、Telegram),通過炒作和傳播推動價格上漲。 收益期望 (5/5): 期待超高回報(如百倍甚至千倍),但成功率極低,更多是賭博心態。 總結一下 無論是哪類玩家,沒有最好的,只有最適合自己的,因此要找到最適合自己的賽道。 對於我而言,我的學習路徑是: 從最開始的空投玩家,體驗產品學習專案的過程中也能順便獲取收益; 到後來的 DeFi 玩家,進一步深入瞭解協議以及鏈上操作,各處挖礦賺取收益; 再到如今的鏈上交易玩家,追上熱門敘事,在鏈上尋找財富密碼。 我的身份和定位發生了多次轉變,但是不變的是,我一直在不斷學習新的東西、不斷突破自己的侷限,努力在跟上漲業快速發展的節奏。 找到適合自己的賽道,接下來就一路向前走吧! 相關報導 輝達宣布在美投資5000億美元:聯合台積電、鴻海、緯創等台灣大廠,打造AI晶片、超級電腦美國生產線 Coingecko 調查:是誰在投資加密AI? 孫宇晨5億美元拿不回》羅列 First Digital Trust 七大罪:違反信託責任、濫用客戶資金、無牌投資 〈分析》你是哪一類鏈上玩家?空投、DeFi、交易哪個適合你〉這篇文章最早發佈於動區BlockTempo《動區動趨-最具影響力的區塊鏈新聞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