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清算銀行(BIS): 加密貨幣、去中心化金融加劇貧富不平等,導致金融不穩定

根據國際清算銀行(BIS)的說法,越來越多的加密貨幣被接受可能會對傳統金融系統造成風險,並加劇貧富不均。在4月15日的一份報告中,BIS警告稱,加密市場和去中心化金融(DeFi)的投資者數量和資本已達到“顯著的交易量”,保護投資者已成爲“監管機構的首要關注”。

加密市場的規模表明,監管機構應該更關注“加密貨幣的穩定性,而不是它可能在TradFi和實體經濟中扮演的角色”,報告指出,同時強調了穩定幣的作用,國際清算銀行(BIS)認爲它已經“成爲參與者在加密生態系統中轉移價值的工具。”

報告呼籲對穩定幣的監管,要求其具備穩定性和儲備資產,以確保在“市場緊張條件”下能夠將穩定幣兌換爲美元。

該報告是在美國衆議院金融服務委員會以32票對17票通過《STABLE法案》後兩周發布的,該法案旨在提高對更好的分類帳經濟的透明度和問責制,於4月2日投票。

STABLE Act旨在爲以美元計價的支付型穩定幣創建一個明確的監管框架,強調透明度和用戶保護。

在3月13日,GENIUS法案(關於美國穩定幣的國家創造指導和成立)已由參議院銀行委員會以18-6的投票比例通過。該法案旨在建立關於擔保資產的指導,並要求穩定幣發行人完全遵守反洗錢法。

加密貨幣可能加劇貧富差距

國際清算銀行(BIS)也表達了對加密市場可能加劇收入不平等的擔憂,因爲它允許大型投資者利用那些知識水平較低的零售參與者的情緒,這在2022年FTX崩潰中得到了體現。

加密 FTX 崩潰後的鯨魚與零售活動 |資料來源:BISBis的報告指出:

“當2022年價格大幅下跌時,實際用戶的交易量反而增加。最令人擔憂的是,大額比特幣持有者(鯨魚)正在出售,而普通散戶投資者卻在買入。這表明,加密市場雖然通常被視爲推動包容性增長和金融穩定的機會,但可能成爲將財富從貧困者轉移到富人手中的工具。”

報告結論,去中心化金融和傳統金融在基本經濟因素上有相似之處,但去中心化金融的“獨特特徵”,如“智能合約和組合能力”,帶來了新的挑戰,需要主動的監管幹預以“保護金融穩定,同時促進創新”。

免責聲明: 本文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在做出決策之前應進行充分的研究。我們對您的投資決策不承擔任何責任

明英

查看原文
本頁面內容僅供參考,非招攬或要約,也不提供投資、稅務或法律諮詢。詳見聲明了解更多風險披露。
  • 讚賞
  • 留言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io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