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kless 聯創:一次重啓治愈了我的精神倦怠

robot
摘要生成中

離開了我,地球照樣自轉。

撰文:Ryan Adams

編譯:Luffy,Foresight News

這個故事或許能幫到一些癡迷於奮鬥的過度成就者。

今年 1 月底,在加密媒體領域沉浮五年後,又經歷了一次公衆的聲討,我意識到自己 「死機」 了。我的精神系統仿佛崩潰了,我感到筋疲力盡。

於是我離開了。說實話,我不確定自己是否還會回來。幸運的是,我治好了自己的倦怠,思維還得到了提升。這裏我想分享一下我的治愈過程。

重啓

第一步殘酷但必要:我推掉了所有承諾。

沒有播客錄制,沒有會議,沒有工作。我推掉所有承諾,讓合作夥伴失望,任由機會流失。我清空了日程表上 90 天的安排。

這不是一個勇敢的、理性的選擇,而是一次情緒上的 「追加保證金通知」。我知道停下一切會很痛苦,但我不得不如此。當觸底的那一刻,系統自動關機了。

如果你是個 「奮鬥者」,你懂這種模式:高毅力 + 低時間偏好 = 無限循環的拼命奮鬥。不要被困住,擁抱重啓。進步是周期性的,允許自己主動結束一個周期,而不是等到系統強制關機。

升級

現在我有時間診斷 「漏洞」 並逐個修復了。我切換到 「高自主模式」,開始行動。

1. 我上網時間太長 → 我刪除了所有應用程序

我每 15 分鍾就忍不住查看社交媒體、價格、Discord 或 Telegram。這是多巴胺依賴症:對 「緊急感」 的壓力,對 「錯過熱點」 的恐懼,對 「從算法驅動的羣體那裏獲得認可」 的疲憊。「數字漲 = 新範式!數字下跌 = 騙局!」 日復一日的循環,讓我的大腦嘈雜又躁動。

於是我像對待孩子一樣對待自己:設置屏幕使用限制,不看圖表,不讀新聞,不刷社交軟件。我無情地刪除了所有應用。於是,在特朗普發行 Meemcoin 一周後,我才從線下朋友那裏得知這個消息。我發現,世界並沒有因此崩塌。

最初幾天像是在戒毒,但我很快恢復正常。我的大腦終於安靜下來,能重新思考了。

2、我迷失了方向 → 我繪制了新的財富地圖

「自由」 是我開啓 Bankless 之旅的初衷,加密貨幣是逃離規訓系統的 「逃生艙」。但不知何時,我把自己拴在了價格圖表上。我忘記了滿足,一旦達到某個數字,目標就會自動後移。我在給帳戶加零,卻在失去其他一切:時間匱乏、關系淡薄、精神分散、身體虛弱。

每天早上,我的腦海中都會閃過一個問題:「我爲什麼要這麼做?」 當內心的 GPS 不斷重新規劃路線時,說明地圖已經過時了。

於是我重新定義了 「財富」。Sahil Bloom 提出的 「五種財富類型」 給了我新框架:時間、社交、精神、身體、財務。美好的生活需要平衡這五種財富。我進行了一次反思:哪些方面過度投入?哪些瀕臨 「破產」?

我繪制了新地圖:設定目標、習慣、系統和反饋回路,定期向那些 「瀕臨枯竭」 的財富桶 「定投」。我和妻子一起定義了我們的 「足夠數量」,當達到這個數字後,多餘的資本將用於其他形式的財富。金錢是工具,不是遊戲本身。

結果是一個活生生的系統:當我偏離軌道時,「儀表盤」 會發出提醒,我會自動校正。這張新的地圖,是整個重啓過程中 ROI(投資回報率)最高的部分。

3、我精疲力竭 → 我停止做事

義務像打開的瀏覽器標籤頁一樣成本增加,多年來我承諾的一百件事耗盡了我的 「系統資源」。「過度成就者」 的錯覺讓我相信了三個謊言:

  1. 只有我能做這件事;
  2. 如果我不做,事情就不會完成;
  3. 忙碌 是好事

關機 30 天後,事實證明恰恰相反。David Hoffman 讓播客繼續運轉,Bankless Ventures 繼續投資,發票照常開,收入照樣進來,時事通訊照發。世界照樣轉動,這意味着我可以毫無負擔地砍掉那些 「非必要事項」。

現在我按 「能量會計」 原則運作:如果一項任務的消耗大於回報,就委托、自動化或刪除。我只剩下兩個核心角色 敘事者和資本配置者,都屬於我的 「天賦領域」。

升級到 2.0 版本

重啓給了我空間,地圖給了我方向,斷舍離給了我專注 。這就是我的 2.0 「安裝腳本」。這段停機時間是值得的。

至於未來,退後一步讓我看清了加密貨幣、以太坊的現狀,以及 AI 席卷世界的趨勢。這些都是我未來幾個月迫不及待想探索的話題。

活在這個時代多麼幸運。我們仍在前沿,仍在做 「自由科技」,構建真正的財富。

查看原文
本頁面內容僅供參考,非招攬或要約,也不提供投資、稅務或法律諮詢。詳見聲明了解更多風險披露。
  • 讚賞
  • 留言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io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