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不會重演但會押韻 這次行情別再錯過

作者:龍野 來源:tokennewshome

先講結論:

(1) 就是現在,可能是今年最好的買入 crypto 的時機了。

(2) 我堅持去年 12 月牛市期間我所寫文章的觀點:

(3) 除了 BTC,讓我再選一個能放 50 萬美金的 token,我選 hyperliquid,如果是 500 萬美金,我選 SOL。

回到「節奏」本身:結構性機會再次出現

現在,很可能是今年買入 Crypto 的最佳時機之一。

這個判斷,並不是憑空喊多。無論從價格結構、宏觀信號,還是鏈上數據、資產價值演化路徑來看,當前的市場狀態都高度類似於 2020 年春季疫情期間的「低位重整」時刻——比特幣在短短幾天內暴跌至 3,800 美元,隨後卻上演了加密貨幣歷史上最令人驚嘆的反彈行情。

如今,市場似乎正在重演這一劇本。彼時,納斯達克指數在恐慌拋售後進入了 3–4 周的震蕩回升期,比特幣則在兩周內快速完成了底部構建,並在隨後數月強勁反彈。

而這一次,從 4 月初開始的「關稅戰 + 美債利率新高」引發的短期拋售,同樣讓 BTC 一度快速下破 74,000,SOL 甚至短暫跌破 $100,但兩者都已經迅速回穩。

目前來看,這一波底部已經基本構建完成。反觀美股市場,尤其是納指,仍處於延長震蕩區間中。

換句話說:加密市場這輪的情緒修正,比傳統市場走得更快、更堅決,回穩信號也更早。

這種「弱手轉強手」的市場結構變化,正是大行情啓動前的典型特徵。回顧 2020 年,在 3 月暴跌後的 6 個月內,比特幣上漲了超過 300%。如果歷史重演,當前的市場調整可能正是布局良機。

在時間與結構上,Crypto 已經走在前面。

宏觀資金流的轉折:從不理解到主動擁抱

這種結構性回調之外,更值得關注的是宏觀層面的資金觀念正在發生變化。

一個不容忽視的趨勢是:傳統資金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湧入加密市場。美國現貨比特幣 ETF 的通過打開了機構投資的大門。數據顯示,自 1 月獲批以來,這些 ETF 已經淨流入超過 120 億美元的資金。

現貨比特幣 ETF 淨流入總額(美元)

更值得注意的是,加密貨幣正在從投機工具轉變爲實用工具。我最近走訪了深圳和義烏的多家外貿企業,發現 USDT 在跨境貿易結算中的使用已經相當普遍。一位從事電子產品出口的老板坦言:「現在用 USDT 結算比銀行匯款快得多,而且手續費只有傳統方式的十分之一。」

這種趨勢在全球範圍內都在加速。在阿根廷、土耳其等高通脹國家,民衆正在用穩定幣來保值資產;在東南亞,越來越多的中小企業開始接受加密貨幣支付。加密貨幣正在完成從「投機資產」到「實用工具」的轉變,這一過程將帶來更持久的需求支撐。

過去一個月,我和一些國內做出口生意的朋友聊天。他們本不是 Crypto 的目標用戶,甚至曾經對它極度排斥。但在全球供應鏈重構、地緣緊張、匯兌渠道收縮的大背景下,他們開始頻繁提出一些以前難以想象的問題:

  • 能不能找第三國做簡單再加工,用 USDT 結算出口美國,規避制裁?
  • 實體商品太不確定了,有沒有虛擬商品能做,比如 NFT?
  • 工廠關停後,手上現金怎麼換匯去買幣?更重要的,空出來的時間,有什麼幣可以炒?

你會發現:Crypto 不再只是一個「資產選擇」,而是成了「現實中斷」之後的資源出口。

而其中 USDT 正在變得越來越普遍:在一些跨境結算場景中,USDT 已經成爲習慣工具。用他們的話說,「現在不持有 BTC 是不現實的」。

黃金與 BTC 的聯動:一個歷史性的領先信號

另一個很少被提及但極具信號意義的點是:黃金已經創出歷史新高,並仍在加速。

4 月初,黃金一度在短短 4 天內下跌 5%,擊穿 $3000,市場恐慌加劇。但不到一周後便反彈創新高,如今已突破 $3300,進入強勢主升。

從歷史經驗來看,金價在創新高之後的 100–150 天內,比特幣往往會跟隨突破前高,這不是巧合,而是資金流與市場結構高度相關的共振信號;以及黃金和比特幣在宏觀屬性上具有高度相關性——它們都是對抗法幣貶值的工具。

如果這個歷史節奏再次重演,我們可能會在 Q2 末或 Q3 初 看到 BTC 突破前高,Q4 則是潛在的行情頂部

ETH、SOL、Hyperliquid:三種結構性敘事與價值分化

現在我們進入另一個重要問題:BTC 之後,如果還要持有一種資產,應該選擇什麼?

我仍堅持之前的觀點:

  • 如果是 $500K 規模的投資,我選 Hyperliquid
  • 如果是 $5M 級別以上的配置,我會選 SOL

這三者代表了完全不同的資產邏輯和用戶路徑:

ETH:鏈上金融與現實世界的連接基礎設施

關於以太坊的核心價值,我的判斷很明確:RWA 才是 ETH 未來最大的敘事,但爆發時點不在今年。

作爲市值第二大的加密資產,我現在更加清晰,以太坊會是現實和 crypto 結合的基礎設施,是機構資金(不是 web3 機構,是有 utility 需求的 real world 資金)的去處。

關鍵是 RWA,其基本面是結合 defi 從而將線下貿易系統性向鏈上轉移的長期價值,即把線下的貿易、融資、信用系統系統性地搬到鏈上。

雖然目前 RWA 的落地還較爲割裂,基礎設施與監管框架仍在建設中,但趨勢已經非常明確。包括黑石、花旗、貝萊德在內的傳統金融巨頭,已經開始基於以太坊進行債券代幣化、跨境結算等核心金融活動。未來,不僅是債券,甚至連股票、黃金、碳排放權等資產類別,也極有可能在 ETH 網路上流轉。

且從數據來看,無論是 DeFi 還是 RWA,兩大核心板塊的超過 80% 的項目都是構建在以太坊之上的。以 Defi 爲例,當前 DeFi 的總鎖倉量(TVL)依然長期維持在千億美元的級別,底層需求依舊龐大。

因此,在我看來,以太坊的角色正在從「智能合約平台」升級爲「現實金融的操作系統」。它就像是數字時代的「石油」——既支撐整個鏈上經濟持續運轉,也可能成爲未來全球金融體系的底層基礎設施。

SOL:鏈上活躍度與散戶敘事的縮影

SOL 或許不是技術最強的公鏈,但它是鏈上流動性最熱的公鏈。從 memecoin,GambleFi,再到各類強運營主導的項目,SOL 已經成爲散戶投機心理的主場。而散戶活躍,就意味着持續的流動性。如果你相信散戶週期今年仍然會走一波,那 SOL 是最具貝塔彈性的資產。

SOL 在 MEME 行情發酵的時候,僅 DEX 每天就有數百億美元的交易量

未來,加密貨幣的分類也會發生變化,可能只會有三種幣:比特幣,主流幣,和 MEME 幣。MEME 幣不會想着取代 BTC 或是黃金,但它是一種共識和文化;它不僅會被大衆所接受,也會成爲加密貨幣市場最狂暴的資金漩渦。

Solana 是當前市場情緒的晴雨表。Meme 幣狂歡、鏈上交易火爆,這些都讓 SOL 成爲了短期投機的最佳場所——就像加密貨幣界的「拉斯維加斯」——這裏每天上演着暴富神話,也充斥着上頭的賭徒。但不可否認的是:它正在吸引全球最活躍的資金和開發者。

Hyperliquid:TradeFi 的鏈上鏡像,AI 交易的完美落地場

Hyperliquid 其實是一個結構性敘事:它不是 Meme,也不是 L1/L2,而是鏈上金融最核心的場景之一:永續合約 + 槓杆交易 + 高頻策略。

這是我最近關注最多、操作最頻繁的平台。幾乎每週我都會在這裏進行操作,不是因爲跟風,而是因爲它確實解決了一個關鍵問題——如何在去中心化環境中實現專業級的衍生品交易。

Hyperliquid 現在來看更多適用於專業交易者,這也是爲什麼沒有被更大羣體所認知到的原因。但隨着 AI 的發展,大量策略設計和執行將由 AI Agent 承擔 —— 用戶只需要用自然語言說出交易意圖,AI 就能在鏈上調用復雜模塊實現,比如期現套利、跨品種對沖、網格策略等等。

未來,你不需要再親自去做復雜的操作,只需要對 Agent 說:「在 Hyperliquid 上開 5 倍槓杆 ETH 多頭,跌破 2000 自動止損」 。AI Agent 會自動拆解成:合約調用、滑點控制、鏈上 gas 優化等,以最高效的方式,幫你完成復雜的交易操作。

再比如,你想在 BTC 價格波動時賺取「**交易所價差 + 資金費率」**的雙重收益,但手動操作需要:同時監控 5 個交易所,計算資金費率盈虧平衡點,動態調整保證金,以及預防插針爆倉。對普通人來說太難,但對 AI Agent 來說,只是需要價差捕捉、資金費率優化、風控應對等一系列的基礎分析和操作。

速度、精度甚至情緒上,AI Agent 都有着人類無法比擬的優勢。當然,AI Agent 不會取代人類交易員,但會用「人機協作」的方式,把專業級策略變成像點外賣一樣簡單。而 Hyperliquid 開放程度高,鏈上結算清晰,非常適合作爲未來「AI x DeFi」場景的交易後端。因此這場變革的核心戰場,很可能就在 Hyperliquid 這樣的鏈上衍生品協議。

總結:牛市總是在懷疑中誕生,在猶豫中成長

這輪行情讓我不禁想起 2020 年那個動蕩卻充滿機會的春天——市場在恐慌中見底,隨後開啓了史詩級的反彈。而現在,似乎同樣的劇本正在上演:黃金率先突破歷史新高,如同一聲發令槍響;傳統資金正通過 USDT 靜悄悄入場;而更多的 Smart Money,已經開始考慮如何在 Hyperliquid 上布局下一輪的 AI 驅動交易。

市場的格局其實已經非常清晰:BTC 是數字黃金,ETH 是現實金融的操作系統,SOL 是散戶流動性與情緒的主戰場,而 Hyperliquid 則成爲專業交易者和未來 AI 交易行爲的承載平台。且隨着 AI 正式介入交易行爲的設計和執行,Hyperliquid 很可能成爲下一輪鏈上行爲遷移的承接地。

那些還在等待「更好入場時機」的人可能沒意識到:當外貿老板們開始討論 USDT 結算,當黃金突破前高,當 AI 開始自動執行套利策略時,市場留給觀望者的時間已經不多了。很多趨勢不會等你完全想明白才發生——而現在,就是那個還來得及上車的窗口。

查看原文
本頁面內容僅供參考,非招攬或要約,也不提供投資、稅務或法律諮詢。詳見聲明了解更多風險披露。
  • 讚賞
  • 留言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io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ไทย
  •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