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特朗普解僱鮑威爾 加密行業會發生什麼

作者:Aaron Brogan 來源:cointelegraph 翻譯:善歐巴,金色財經

近幾個月,我們反復目睹了這樣一種模式:美國總統特朗普採取了某些客觀上有害於美國經濟的行動,隨後市場暴跌。眼見如此,特朗普便向聯準會主席鮑威爾施壓,要求其下調聯邦基金利率(即聯準會向銀行貸款的利率)。而眼神堅毅的鮑威爾則回應道:“不行。”

特朗普之所以希望降息,是因爲降息實際上相當於向美國經濟注入現金,能夠刺激經濟活動,推高市場表現。他相信,這將有助於自己在公衆面前展現經濟上的成功。鮑威爾則希望依據嚴謹的經濟標準來制定利率政策,精準平衡聯準會“促進最大就業與維護價格穩定”這兩大使命。

更關鍵的是,鮑威爾致力於維護聯準會獨立於政治幹預之外的地位——以及公衆對其獨立性的信任。如果市場普遍認爲,美國中央銀行的獨立性已經淪陷,那麼美國國債(即美國主權債務)的銷售將變得更加困難。這不僅會從根本上導致美國借錢成本上升、國家更加貧困,更在當前背景下格外危險——因爲美國已有高達30萬億美元的巨額債務需要不斷滾動再融資。

如果因市場失去信任而被迫以更高利率再融資,那麼美國GDP中將有越來越大的一部分被利息支出所侵蝕。正如年輕一代人戲稱的那樣:“美國,玩完了。”

這場政治與金融的“舞蹈”,帶到了當前時點。上周,特朗普多次暗示他想要解僱鮑威爾,市場對此反應極爲負面。在周一,特朗普在 Truth Social 上公開稱鮑威爾是“頭號失敗者”,導致市場再度大幅下挫。據報道,財政部長斯科特·貝森特已私下向特朗普表達了解僱鮑威爾所帶來的嚴重風險。特朗普似乎暫時接受了勸告,在周二表態稱不會解僱現任聯準會主席。

1vOnMgYvYQx4WvLO7h0jAtiBouo2wB2eDuZ0ScKp.png

盡管如此,這一過程更像是一場螺旋式下滑,而非真正的穩定平息。許多市場觀察者正密切關注,等待下一個衝擊波的到來。這也引出了一個關鍵問題:如果特朗普最終跟隨本能,解僱了鮑威爾,會發生什麼?特別是,這將對加密貨幣行業造成怎樣的影響?

撼動聯準會

首先需要指出的是,總統並不能隨意解僱聯準會主席。根據1913年《聯邦儲備法》第十條規定:“每位理事成員應在其前任任期屆滿後,繼續任職十四年,除非因正當理由被總統提前免職。”

這段法律表述看似模棱兩可,但在1935年的“亨弗萊遺囑執行人訴美國案”中,美國最高法院明確裁定:憲法並未賦予總統無限制的罷免權,且總統的免職權必須受限於立法規定。

這一判例確立了“獨立機構”這一概念,即某些隸屬於行政部門的機構,雖然名義上屬於行政體系,但在實際操作上擁有獨立的決策權。雖然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和聯邦貿易委員會(FTC)等機構也屬於此類獨立機構,但聯準會無疑是最重要的一個

通常,經濟學家們很少需要擔心中央銀行受到政治幹預的問題。畢竟,政客們的激勵週期往往較短,思考時間以選舉年爲單位。這種短期主義天然傾向於推崇“即刻刺激”政策,其中最典型的就是熱錢注入。然而,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本質上是需要精細權衡的藝術,往往需要做出艱難而痛苦的選擇。

以一個經典案例爲例:理查德·尼克松曾在1972年大選前,向時任聯準會主席阿瑟·伯恩斯施壓,要求採取擴張性貨幣政策,以提升其連任的勝算。尼克松如願以壓倒性優勢贏得連任,但隨之而來的卻是災難性的“滯漲”局面,整個美國經濟受困達十年之久,且該時期導致的產業空心化效應,至今仍在部分領域留下深遠影響。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保羅·沃爾克隨後在1979至1987年間推行的一系列激進加息政策,史稱“沃爾克衝擊”。雖然這些政策引發了連續性的經濟衰退,但最終成功遏制了通貨膨脹,爲90年代美國經濟的繁榮打下了基礎,也爲比爾·克林頓實施卓越的財政政策創造了條件。

tHjuqX1nncKr1BmabKlizGIjjDBpR3m0WAXw4YQv.png

這正是問題的核心。經濟學家——更重要的是,市場——深信不疑:聯準會必須保持獨立性,否則美國社會整個經濟體系都有崩潰的風險。這絕不是誇張。歷史上,像魏瑪德國、庇隆時代的阿根廷、委內瑞拉等國家,在中央銀行遭到政治操控後,經歷了毀滅性的惡性通貨膨脹,導致了多代人的地緣政治倒退、民衆飢荒甚至喫老鼠求生,乃至催生了希特勒的崛起。這是極其嚴重的事情。

如果特朗普想解僱鮑威爾,他首先需要推翻Humphrey’s Executor案的判例——而鑑於當前最高法院的構成,許多法律學者認爲,這樣的推翻不是沒有可能。一旦這條盧比孔河被跨越,便是無法回頭的節點。從此之後,不僅是特朗普,每一位未來的總統都可以完全合法地隨意指揮所有聯邦機構負責人,包括聯準會主席。絕大多數人認爲,這將走向災難。

然而,不論是否引發災難,這一事件將成爲加密貨幣的試金石。比特幣白皮書誕生之初的使命,就是去中介化,讓金融交易不再依賴“作爲受信第三方的金融機構”。如果聯準會倒下,美國貨幣政策不再基於審慎判斷,那麼加密貨幣創立初期的理念將被清晰地驗證。

隨着最近幾周特朗普引發資本外逃,投資者開始尋找避風港。傳統上,每當危機爆發,聰明的錢會從風險資產撤出,流入美國國債。理由很簡單:美國國債曾被視爲零風險資產。

wliMhgczWL76jqCZrPe93I8gQrGifJ3Rc0hEY0mQ.png

特朗普告誡鮑威爾,稱他爲“太遲先生”

但這種時代,可能已經結束。在關稅危機期間,十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曾一度接近5%,而且至今未完全回落。如果特朗普真的打破了聯準會獨立性,那麼目前的資本外流不過是河流中的一滴水,資金可能會迅速湧入加密貨幣。

歷史上,比特幣的價格走勢與納斯達克高度相關(且通常有放大效應)。然而自關稅危機以來,即便美股整體低迷,比特幣卻意外開啓漲。這引發了市場對於所謂**“脫鉤”現象**的討論——也就是說,加密資產將真正開始擺脫對傳統中心化資產的依賴,走出獨立行情。

這種脫鉤是否會真正發生,目前還無法確定。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特朗普真的解僱了鮑威爾,我們將很快看到答案。

出了油鍋,又進火爐

當然,全球歷史級的崩盤,對加密貨幣來說也絕不會全是好消息。事實上,這場危機將在多個層面上帶來嚴重衝擊。

首當其衝受害的,可能是穩定幣

在過去十年裏,兩個錨定美元的穩定幣——USDC$0.9997和Tether的USDT$1.00——幾乎統治了市場。它們的發行方Circle和Tether,已經成爲系統性重要機構,同時也是美國國債的重要買家,用以支撐其穩定幣的儲備資產。

如果聯準會出現危機,緊隨而來的可能就是美國國債違約。經濟學家Noah Smith推測,特朗普可能試圖像他過去在商界那樣應對壞帳——尋求廉價救助,如果失敗就幹脆“破產”。

實際上,特朗普本人在今年2月已經暗示過這種想法:

“國債可能會出問題——你們最近應該也看到一些相關報道。這可能是個很有趣的問題。[…] 有可能我們發現其中很多是僞造的,那麼我們的實際債務也許比我們想象的要少。”

如果出現主權違約,Circle和Tether所持有的美國國債將遭遇資產減值,進而導致穩定幣儲備不足。這可能引發穩定幣擠兌,市場信心動搖,甚至引發連鎖崩潰。

接下來的次生災害同樣可怕:大量依賴穩定幣作爲抵押的智能合約將被迫清算,市場會出現連環爆倉和系統性傳染。

然而,穩定幣危機的直接後果,或許還不如政治後果那麼深遠。畢竟,對加密世界來說,不只是國債重要,美元本身的重要性更甚

美元長期以來作爲全球儲備貨幣,支撐了跨境貿易、金融清算等一切基本功能。如果支撐美元信用的美國政府本身不再穩定,這一體系也將動搖。

一旦全球貿易更多轉向以歐元或人民幣計價,歐盟和中國的監管機構就會對加密貨幣體系中的法幣流動擁有更大控制權。一位不願具名的著名加密貨幣律師對此評論道:

“我認爲,中國將填補大部分空缺,歐盟也會佔據剩餘大部分。但無論是中共還是歐盟,它們的監管取向不同,但對加密貨幣來說都不是好消息。”

這種局面可能會促使市場逃向無抵押的原生加密資產(如BTC、ETH等),但歷史上尚無此類資產在現實世界交易中大規模應用的成功先例。因此,穩定幣危機可能同樣意味着整個加密行業陷入數年的低谷,而非加速發展。

結語

最終,無人能確定特朗普是否真的會解僱鮑威爾,或者他是否有這個能力。同樣,沒人能準確預判,如果這一事件發生,會帶來怎樣連鎖反應。

但如果一只阿根廷蝴蝶扇動翅膀,尚能在布拉格引發龍卷風,那麼特朗普在白宮的一句咒語,可能要麼證明區塊鏈的正當性,要麼徹底顛覆它的未來。

不管願不願意,我們都已身在這場旅途之中。

查看原文
本頁面內容僅供參考,非招攬或要約,也不提供投資、稅務或法律諮詢。詳見聲明了解更多風險披露。
  • 讚賞
  • 1
  • 分享
留言
0/400
丰彩人生vip
· 11小時前
暴漲
查看原文回復0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io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