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加密監管演進:稅收政策與未來展望解析

馬來西亞加密貨幣稅收與監管制度概覽

1. 馬來西亞稅收體系概述

馬來西亞的稅收體系包括直接稅和間接稅兩大類。直接稅主要涵蓋所得稅、不動產盈餘稅和石油所得稅等,而間接稅則包括國產稅、關稅、進出口稅、銷售稅、服務稅和印花稅等。馬來西亞實行聯邦和地方分稅制,聯邦政府負責制定全國性稅收政策,由內陸關稅局和皇家關稅局具體執行。內陸關稅局主要管理直接稅,皇家關稅局則負責間接稅的徵收。各州政府則有權徵收土地稅、礦產稅、森林稅等地方性稅種。

主要稅種介紹

  1. 公司所得稅:

    • 本地小型企業:首15萬馬幣收入稅率15%,15萬至60萬馬幣稅率17%,超過部分24%
    • 大型本地企業和外國公司:統一24%稅率
  2. 個人所得稅:

    • 本地居民:0-30%累進稅率
    • 外國公民:30%固定稅率
  3. 預扣稅:

    • 針對非居民企業和個人
    • 特殊所得(如技術服務、設備租賃等):10%
    • 利息:15%
    • 合同收入:承包商10%,僱員3%
    • 佣金、中介費等:10%
  4. 房地產盈利稅:

    • 3年內出售:30%
    • 第4-5年出售:20%-15%
    • 6年後出售:5%
  5. 進出口稅:

    • 進口稅:大多數商品需繳納,稅率因商品和原產地而異
    • 出口稅:主要針對原油、原木等資源性產品,稅率0-20%

一文了解馬來西亞加密貨幣稅收與監管制度

2. 加密貨幣稅收政策

加密貨幣的法律定位

馬來西亞不承認加密貨幣爲法定貨幣,但將部分加密資產視爲"數字資產",納入證券監管範疇。具有投資合同性質的代幣被認定爲證券型代幣,其發行和交易需獲得監管部門批準。

加密貨幣徵稅規則

  1. 個人持有加密貨幣不徵收資本利得稅
  2. 企業或個人從事加密貨幣相關業務,收益可能被視爲營業收入需繳稅
  3. 頻繁交易者可能被認定爲"日內交易者",需繳納個人所得稅

判斷是否爲日內交易者的標準包括:持有量大、持有時間短、交易頻繁、有意提升市場吸引力、非被迫出售、商業目的明顯、獲得短期融資等。

計稅方法

  • 日內交易者:處置價格減去取得成本的差額爲應納稅所得額
  • 加密貨幣形式收入:按取得時的公允市值確認應稅收入
  • 相關費用扣除:與加密貨幣交易直接相關的費用可稅前抵扣

3. 馬來西亞加密監管框架演進

馬來西亞逐步建立了以證券委員會(SC)和國家銀行(BNM)爲核心的雙軌並行監管體系。

  • 2014年:BNM聲明不承認加密貨幣爲法定貨幣,不予監管
  • 2018年:BNM發布反洗錢政策指南,將加密服務平台納入監管
  • 2019年:SC將部分數字貨幣納入證券監管範圍
  • 2020年:SC發布《數字資產指南》,規範ICO和交易所運營
  • 2021-2022年:加強對未授權平台執法,關注新興資產形式
  • 2024年8月:SC修訂《數字資產指南》,進一步細化監管要求

4. 未來展望

馬來西亞加密市場有望繼續穩步發展,監管框架將朝着更加完善和國際化的方向演進。預計未來將加強跨境監管合作、穩定幣監管和平台審計等方面的工作。稅務合規數字化趨勢可能推動加密貨幣進一步融入主流金融體系。馬來西亞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有望逐步釋放加密經濟的增長潛力。

SC-2.21%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9
  • 分享
留言
0/400
Ramen_Until_Richvip
· 08-01 03:07
先吃糖后长命,别开亏了
回復0
破产豆豆vip
· 07-31 22:49
啊税收好复杂 看晕了
回復0
区块链打工人vip
· 07-31 12:59
又开始制定税收规则圈钱了
回復0
gas_guzzlervip
· 07-31 03:38
税这么复杂还搞啥web3
回復0
probably_nothing_anonvip
· 07-29 04:23
收税太狠了吧
回復0
RektCoastervip
· 07-29 04:21
润了润了 马来西亚大赢家
回復0
快照自动机vip
· 07-29 04:19
税这么轻 润马来西亚了
回復0
空投碰瓷哥vip
· 07-29 04:10
新马还挺多tax的 真就薅羊毛不?
回復0
BrokenDAOvip
· 07-29 04:02
又一个中心化税收系统的糟糕博弈
回復0
查看更多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