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SEC加大加密貨幣監管力度 多家企業遭處罰

robot
摘要生成中

近期,隨着某社交媒體巨頭推出的數字貨幣項目引發廣泛關注,美國監管機構對加密貨幣領域的監管力度似乎有所加強。監管機構不僅頻繁召開聽證會,還增加了對相關企業的指控和處罰力度。

9月24日,美國國會就加密貨幣監管問題舉行了一場聽證會。會上,證券交易委員會(SEC)主席表示,目前對ICO的監管仍面臨挑戰,現有證券法難以完全解決問題。SEC正在尋求更廣泛有效的監管方式,但保護投資者仍是首要考慮因素。另一位SEC委員則認爲,SEC現有規則已落後於加密行業發展速度,應朝着鼓勵加密貨幣發展、提高行業透明度的方向調整。

事實上,近期被SEC盯上的ICO項目明顯增多,處罰和指控案例頻出。據統計,僅8月以來,SEC就對多家公司提起訴訟,涉及ICO項目公司、數字資產交易所、區塊鏈技術公司、評級公司等多個領域。已公開的處罰金額從26萬至1024萬美元不等。

以下是SEC自8月以來發起的6起加密融資相關指控案件:

  1. 8月12日,SEC對一名紐約男子及其兩家公司提起訴訟,指控其在2017年末至2018年期間進行欺詐和未經註冊的ICO,涉及金額約1480萬美元。SEC要求法院凍結相關資產。

  2. 8月12日,SEC對一家新英格蘭區塊鏈公司提起訴訟,指控其向公衆發行約630萬美元未註冊證券。

  3. 8月20日,SEC對一家加密分析公司開出26萬美元罰單,原因是未披露獲得正面評級的加密項目向其支付的費用。

  4. 8月29日,SEC對某公司及其創始人提起訴訟,指控其通過發行數字資產欺騙投資者並經營未註冊交易所。該公司需支付850萬美元罰款,兩位創始人共被罰約174萬美元。

  5. 9月18日,SEC起訴某公司及其創始人違反證券法,指控其作爲未註冊經紀商從事非法證券發行,涉及金額約1460萬美元。

  6. 9月23日,SEC指控某在線成人娛樂平台CEO在2017年操縱了一項欺詐性ICO計劃。

SEC對加密貨幣的態度明確:ICO產生的數字貨幣屬於證券,需按證券法監管。比特幣不屬於ICO產生,因此不在SEC監管範圍,但比特幣ETF屬於SEC監管範疇。SEC要求所有ICO項目遵循現有證券法規,合規註冊,否則將受嚴厲打擊。

盡管SEC加大對非法融資的監管力度,但也開放了更多合規渠道。今年7月,SEC批準兩家區塊鏈公司通過RegA+方式公開發行數字貨幣。據統計,截至2018年10月,SEC已批準39個STO項目。

事實上,隨着加密貨幣應用範圍擴大,全球監管機構態度日趨謹慎。特別是某社交巨頭宣布發行穩定幣計劃後,各國更加關注數字貨幣領域。這意味着大量私人投資機構將進入加密貨幣市場,數字經濟有望快速發展,但也可能挑戰各國主權貨幣地位,給金融貨幣體系帶來衝擊。這也倒逼各國監管機構加快對加密貨幣領域的監管布局。

正如SEC主席所言,穩定幣計劃將讓更多人關注加密資產,監管者尤其如此。作爲一種風險與收益並存的新型投資方式,加密資產有別於傳統證券和支付系統,其監管方式也有所不同。自2008年比特幣誕生以來,加密行業仍處於發展初期,相關監管也在不斷摸索和完善中。

BTC-2.07%
STO-2.14%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