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廣場專屬 #WXTM创作大赛# 正式開啓!
聚焦 CandyDrop 第59期 —— MinoTari (WXTM),總獎池 70,000 枚 WXTM 等你贏!
🎯 關於 MinoTari (WXTM)
Tari 是一個以數字資產爲核心的區塊鏈協議,由 Rust 構建,致力於爲創作者提供設計全新數字體驗的平台。
通過 Tari,數字稀缺資產(如收藏品、遊戲資產等)將成爲創作者拓展商業價值的新方式。
🎨 活動時間:
2025年8月7日 17:00 - 8月12日 24:00(UTC+8)
📌 參與方式:
在 Gate廣場發布與 WXTM 或相關活動(充值 / 交易 / CandyDrop)相關的原創內容
內容不少於 100 字,形式不限(觀點分析、教程分享、圖文創意等)
添加標籤: #WXTM创作大赛# 和 #WXTM#
附本人活動截圖(如充值記錄、交易頁面或 CandyDrop 報名圖)
🏆 獎勵設置(共計 70,000 枚 WXTM):
一等獎(1名):20,000 枚 WXTM
二等獎(3名):10,000 枚 WXTM
三等獎(10名):2,000 枚 WXTM
📋 評選標準:
內容質量(主題相關、邏輯清晰、有深度)
用戶互動熱度(點讚、評論)
附帶參與截圖者優先
📄 活動說明:
內容必須原創,禁止抄襲和小號刷量行爲
獲獎用戶需完成 Gate廣場實名
Web3哲學:從個人計算機到全球超級計算機的演進之路
Web3的起源:從個人計算機到全球超級計算機
Web3的哲學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紀60年代個人計算機的誕生。其核心理念是賦予個人掌控隱私和資產的能力,使人們能夠按照自己的意願塑造生活。這種思想延續了60年代以來的個人計算哲學。
雖然人們常將Web3與互聯網演進或加密貨幣革命聯繫在一起,但這些觀點都未觸及其更深層的精神內核。Web3的本質是將技術主導權還給個人,使用戶無需中介就能創建和管理帳戶與錢包,能夠在無需信任的前提下與陌生人交互,並能自由參與網路治理。
這一理念與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中期的反主流文化浪潮不謀而合,並在此後融入了開源運動和互聯網精神。早在"Web3"這一術語正式提出之前,技術界就有許多先驅者以類似理念探索未來。
在20世紀60年代末,一本名爲《全地球目錄》的獨立雜志在青年羣體中廣受歡迎。該刊以"獲取工具"爲口號,致力於向讀者介紹各種能幫助個體獨立思考、掌控命運的工具。這本雜志成爲了包括史蒂夫·喬布斯在內的一代人的精神火種。
進入70年代,個人計算機開始普及。1975年,喬布斯參與了早期的黑客聚會"手搓計算機俱樂部",這成爲硅谷個人計算浪潮的源頭。次年,他與沃茲尼亞克共同創辦了蘋果公司。Apple I的早期宣傳語體現出強調個體權力、倡導技術自由的理念,這些理念後來也發展爲開源哲學的核心要義。
80年代,開源技術開始萌芽,"自由軟件運動"隨之興起。理查德·斯托曼等人堅信軟件應當賦予用戶基本的自由與掌控權。同時,黑客文化也逐漸系統化爲"黑客倫理",成爲後來無數開發者與技術理想主義者的精神指引。
90年代,隨着互聯網普及,政府對網路監管日益加強。電子前沿基金會應運而生,致力於捍衛數字時代的言論自由與用戶權利。同時,Cypherpunk運動興起,強調數字隱私在開放社會中的核心地位。這些理念推動了密碼學的發展,最終引領人們走向2008年中本聰發布的比特幣白皮書。
比特幣的誕生恰逢全球金融危機,其去中心化貨幣理念爲那些對金融系統失望的人提供了新的選擇。2013年,Vitalik Buterin提出將區塊鏈技術從單一貨幣用途拓展爲通用計算平台的設想,這一想法很快演變爲以太坊的雛形。
在以太坊項目初期,Gavin Wood加入並幫助將其從理論推向實踐。正是在這個過程中,Wood首次系統性提出了"Web3"的概念。這不僅是一個新術語的誕生,更是一種全新社會基礎設施的構想:在技術、社會意識與歷史機遇三者契合之時,構建一個去信任、去中介、以個體爲中心的新世界。
從Ethereum到Polkadot,再到目前正在推進的JAM協議,每一個項目都以長遠視角出發,根植於"自由"這一核心價值。如果說喬布斯引領的個人計算機革命爲大衆打造了"人人可用"的硬件終端,那麼Wood等人所堅持的Web3哲學則是在爲世界構建一臺"人人可編程"的超級計算機。
從Apple I到iPhone,個人計算機的演進跨越了30多年。如今,我們正站在另一個時代門檻上:一個基於Web3、爲所有人而生的"全球超級計算機"正在成形。無論未來如何展開,始終有一羣人跨越技術、制度與文化的界限,爲實現一個共同願景而努力 —— 構建一個真正以人爲本、賦予個體最大自由與創造力的數字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