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攢成長值,抽華爲Mate三折疊!廣場第 1️⃣ 2️⃣ 期夏季成長值抽獎大狂歡開啓!
總獎池超 $10,000+,華爲Mate三折疊手機、F1紅牛賽車模型、Gate限量週邊、熱門代幣等你來抽!
立即抽獎 👉 https://www.gate.com/activities/pointprize?now_period=12
如何快速賺成長值?
1️⃣ 進入【廣場】,點擊頭像旁標識進入【社區中心】
2️⃣ 完成發帖、評論、點讚、發言等日常任務,成長值拿不停
100%有獎,抽到賺到,大獎等你抱走,趕緊試試手氣!
截止於 8月9日 24:00 (UTC+8)
詳情: 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article/46384
#成长值抽奖12期开启#
香港證監會發布五大支柱虛擬資產路線圖 推動監管創新與市場發展
香港證監會發布《虛擬資產路線圖》,虛擬資產市場或迎新變局
2025年2月19日,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正式發布了《虛擬資產路線圖》,以應對香港虛擬資產交易市場發展中的各類問題。
這份被稱爲"A-S-P-I-Re"的路線圖從香港虛擬資產市場發展所需的五大支柱出發,即連接、保障、產品、基建和聯繫,提出了12項主要措施,向投資者及機構傳遞了香港未來幾年的全面發展及監管方向。
作爲持續關注全球Web3及加密貨幣領域動態的專業律師團隊,我們對香港的虛擬資產交易市場一直保持密切關注。本文將從專業角度解讀這份路線圖,爲讀者梳理香港虛擬資產交易市場的現狀、困境及未來的發展信號。
一、"A-S-P-I-Re"路線圖的制定背景
香港作爲全球金融中心之一,早在2018年就開始探索虛擬資產的監管框架。2023年,證監會將虛擬資產交易納入監管範圍,要求虛擬資產交易平台獲得許可,並引入了與傳統金融一致的投資者保護措施。2024年4月,亞洲首批虛擬資產現貨交易所交易基金在港交所成功上市。可以說,香港一直走在虛擬資產交易創新與監管的國際前列。
然而,香港的虛擬資產市場發展至今,仍存在一些待解決的困境:
市場活躍度:2024年全球虛擬資產市值超3萬億美元,年交易額高達70萬億美元。然而,香港虛擬資產市場規模相對有限。截至2024年12月6日,香港加密現貨ETF的總交易量雖創下5800多萬美元的歷史新高,但與全球市場相比仍顯不足。主要原因在於缺乏足夠的產業巨頭和資金流入,面臨"小市場不活躍、大市場未打開"的困境。
市場準入限制:作爲華人投資者參與度最高的亞太金融中心,大陸投資者的身分準入受限,導致這一最大潛在規模的投資者羣體無法合規參與。而其他地區的用戶往往選擇在所屬轄區或全球主流交易所進行交易,使香港市場在交易端與其他國際金融中心產生了割裂。
產品品類:香港虛擬資產交易市場的品類有限,主要集中在比特幣、以太坊等主流幣種,其他幣種的交易額較小。持牌交易機構在衍生品創新領域開發較爲有限,代幣化基金也處於探索階段。
相比之下,美國在虛擬資產市場及交易量上已搶佔先機。特別是今年川普上臺後,迅速籤發並落地了一系列支持虛擬貨幣的政策,並得到SEC等監管機構的全方位配合。
因此,香港如欲進一步打開局面,2025年至2027年的發展方向和策略至關重要。香港需要盡快找到新的突破口,以應對全球虛擬資產的競爭。
二、"A-S-P-I-Re"路線圖概覽:五大支柱撐起虛擬資產新生態
香港證監會推出的"A-S-P-I-Re"路線圖提出了"五大支柱"及"12項舉措",以針對性地規劃解決香港虛擬資產市場目前面臨的問題。
1. Pillar A(Access)- 簡化市場準入、提供明確監管框架
目標:構建清晰、透明的許可框架,吸引全球優質虛擬資產服務提供商進駐香港。
舉措:
2. Pillar S(Safeguards)- 強化合規防控
目標:提供明確的監管指引,使虛擬資產市場與傳統金融框架對齊。
舉措:
3. Pillar P(Products)- 拓寬產品類別、投資工具及服務創新
目標:根據不同投資者風險承受能力,提供多層次、差異化的投資工具。
舉措:
4. Pillar I(Infrastructure)- 升級監管基礎設施
目標:提升市場監管能力、利用先進的數據分析與監控工具、提升跨機構協作與市場監控能力。
舉措:
5. Pillar Re(Relationships)- 促進投資者的溝通與教育
目標:通過廣泛的信息交流與教育培訓,提升投資者和行業參與者對虛擬資產的認知與風險防控能力。
舉措:
三、專業觀點
2024年全球虛擬資產市場經歷了關鍵的格局重塑。科技股大幅漲、支付渠道持續拓寬、全球流動性態勢變化,以及地緣政治因素引發的加密監管放松等一系列因素相互交織,催生出諸多新的市場化學反應,同時也使新局勢下潛藏的問題逐漸浮出水面。
從參與主體來看,市場呈現出機構投資者與散戶共存的局面。然而,部分持倉佔比過高的"鯨魚"帶來了市場操控風險。比特幣的前2%錢包地址掌控了約95%的供應量。同時,還有許多"遠古錢包"存在,其持倉成本極低,這進一步加劇了市場的不平衡狀態,對市場整體活躍度產生了限制。
在交易模式方面,分化現象十分嚴重。中心化交易平台佔據了全球交易量的半壁江山,但市場格局已然成型,主流交易所處於主導地位,新入局者難以分得一杯羹。而去中心化交易平台盡管能滿足特定需求,卻因缺乏標準化的保護措施,致使用戶面臨智能合約漏洞和詐騙等風險。
展望2025年,虛擬資產市場即將開啓全新的篇章。香港作爲亞太虛擬資產交易市場的金融中心,曾遭受產業精英外流的衝擊,導致人才、資金以及產業的短缺。盡管如此,其產業規模目前仍相對有限,市場尚未充分打開,因此急需在全球競爭的大環境中尋求新的突破與轉變。
此次香港證監會發布的"A-S-P-I-Re"路線圖,在兼顧監管與促進方面,有許多值得稱道的新內容。
首先,監管力度得到全面加強。加密貨幣在爲經濟帶來促進和融資便利的同時,因其自身特性,也爲犯罪分子洗黑錢提供了可乘之機,特別是OTC交易市場的高匿名性以及跨鏈轉移的快速流動性,使得傳統反洗錢手段難以追蹤。所以香港之前就對虛擬資產交易平台實施了牌照管理制度,並且在今年年初推出了OTC交易的監管建議。
在這次的路線圖中,還提及考慮制定托管人發牌制度。至此,香港對虛擬資產交易平台的監管基本實現了全面覆蓋,包括投資者準入要求、虛擬資產衍生品的監管框架,利用先進的數據分析與監控工具,考慮採用直通式數字資產信息報告方案來偵測非法活動,以及推動與全球監管機構的跨境合作,實現全球虛擬資產數據流通。
除了上述監管要求外,"A-S-P-I-Re"路線圖中更多地提出了促進市場的舉措,從交易機制、市場理念到投資者教育等方面,都進行了全方位的戰略考量。
比如考慮允許虛擬資產質押,一旦實施,將會形成資本增值、資產流動性增強以及現金流收益增加的三重利好局面。投資者可以像對待傳統資產一樣,通過金融機構將質押的虛擬資產作爲擔保,從而獲取流動資金。與此同時,這種模式還能使投資者享受到ETH質押所帶來的資本增值,並且憑藉質押獲取的資金流動性,享受現金流的收益。
除此之外,證監會還強調要關注投資者教育,這是此前許多監管方忽視但卻極爲重要的一環。衆所周知,虛擬資產領域是一個發展與變化節奏極爲迅猛的行業,僅用了十幾年的時間,就從一個無人問津、無人看好的小衆資產,發展成爲如今全球資本巨頭競相追逐,甚至被納入國家戰略儲備進行投資布局的大類資產,迅速走完了其他資產幾十年上百年才走完的路。
在香港這個聚集了近千萬人口的地區,雖然了解虛擬資產和加密貨幣概念的人不少,但真正懂並且積極參與的人卻相對較少,即便已經投身其中的部分散戶,也缺乏相應的知識體系和風險識別能力。因此,只有投資者教育跟上了,香港的虛擬資產發展藍圖才有可能真正蓬勃發展起來。
所以,倘若這張"A-S-P-I-Re"路線圖中的所有舉措和目標都能順利執行落地,那麼香港必然會在未來幾年內打造出一個市場活躍度更高、投資策略更新興多樣、監管更透明安全的虛擬資產投資環境。從其在全球的生態位來看,香港也有望在全球虛擬資產布局中佔據重要地位,並引領全球虛擬資產市場的創新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