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te七月透明度報告發布:穩健實現多維增長
🔹衍生品交易量達 7,400 億美元,市佔率攀升至 11%,創年度新高🔹Launchpad、Launchpool 全面爆發,超額認購率高達 7325.60%,高峯 APR 超 4500%🔹Gate Alpha在7月份上線了超過400個代幣,空投數量及獎勵持續刷新紀錄🔹儲備金總規模達 105.04 億美元,$GT 累計銷毀超 1.8 億枚
Gate 將繼續以強勁增長拓展全球生態布局,致力於爲用戶打造更安全、高效、充滿活力的數字資產生態系統。
完整報告詳見: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650
全球加密監管現狀:僅1國完全合規,穩定幣成洗錢新工具
全球加密監管現狀及未來趨勢分析
近日,一份關於加密資產監管的最新報告引發了業界廣泛關注。報告顯示,全球範圍內僅有1個司法管轄區在虛擬資產監管方面達到了"完全合規"標準,而約20%的國家仍處於"不合規"狀態。與此同時,一起涉及14.6億美元加密資產的盜竊案件創下新紀錄,穩定幣成爲洗錢活動的新工具,去中心化金融(DeFi)領域的監管仍面臨諸多挑戰。
在這看似混亂的全球加密監管格局背後,實際上有一個重要的國際組織在塑造整個行業的規則——金融行動特別工作組(FATF)。
FATF成立於1989年,是全球反洗錢和反恐融資領域的權威標準制定機構。由39個成員國和地區組織組成,其制定的反洗錢建議被視爲全球AML/CFT的重要指導。
對加密行業而言,FATF最關鍵的文件是建議15(R.15),該建議於2019年首次將虛擬資產和虛擬資產服務提供商(VASP)納入反洗錢監管框架。根據該建議,VASP需要履行客戶盡職調查、交易監控、可疑交易報告等合規義務。
盡管FATF並無執法權,但通過其獨特的同行評審和"灰名單"制度,將原本沒有法律約束力的建議變成了各國不得不遵守的規則。被列入FATF灰名單的國家可能面臨國際匯款受阻、外資撤離、信用評級下調等後果。
對加密從業者來說,了解FATF就是了解全球監管的基本規則。各國的監管規則大多基於FATF標準制定,因此掌握這一"原始碼"有助於預判監管趨勢,提前布局合規體系。
最新報告六大關鍵發現
在138個已評估的司法管轄區中:
76%的受訪司法管轄區已對虛擬資產進行風險評估,但在實施預防措施方面仍面臨困難。只有40個司法管轄區在"評估風險並採取基於風險的方法"這一標準上達到要求。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禁止特定虛擬資產活動正成爲新趨勢。
73%的司法管轄區已通過實施Travel Rule的立法,絕對數量從65個增加到85個。Travel Rule要求VASP在轉移虛擬資產時,必須獲取、保存並傳輸特定的匯款人和收款人信息。
報告指出,穩定幣正成爲非法行爲者的首選工具:
2025年,一起涉及14.6億美元虛擬資產的盜竊案創下單次盜竊歷史記錄。最終只有不到4%的被盜資金被追回。
全球監管新格局
縱觀這六大發現,可以看出全球加密監管正從"混沌期"走向"秩序期",但這個過程比預期更加曲折。大多數國家雖然知道該做什麼,但真正做到的卻很少,反映了加密監管的根本挑戰:如何在快速變化的領域建立既有效又不扼殺創新的監管體系。
FATF採取漸進式改革和全球協同的方式,通過設定統一標準但允許本地化實施,以軟性約束配合硬性後果,引導全球走向一個"和而不同"的監管新格局。對加密企業而言,合規已成爲市場準入的必要條件和競爭優勢的來源。
黑灰名單國家
FATF的黑灰名單每年更新兩次,對全球金融市場有重要影響。
黑名單國家主要包括:
與這些國家的金融往來可能導致嚴重後果。
灰名單呈現三大趨勢:
2026年監管展望
回顧FATF過往報告,其關注重點往往能提前6-12個月預示監管變化。2026年FATF將發布三份重要報告:
穩定幣專項報告(2026年第一季度) 重點關注儲備透明度標準、脫錨責任界定、跨鏈監管等問題。
離岸VASP報告(2025-2026年) 探討"長臂管轄"邊界、數據本地化、跨境執法等議題。
DeFi監管指引(2025-2026年) 聚焦責任主體認定、DAO法律地位、智能合約審計等問題。
FATF重要報告多在6月和10月發布。密切關注這兩個時間節點有助於及時獲取信息並作出響應。在監管合規競賽中,信息就是時間,時間就是優勢。
總的來看,全球加密監管正從"野蠻生長"走向"規範發展"。雖然目前僅有1個司法管轄區達到完全合規,但這也表明加密領域仍有巨大發展空間和市場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