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模型自主可控or開源開放?中國移動上研院黃剛:需考慮行業特點

圖片來源:由無界AI工俱生成

來源:科創板日報

作者:張洋洋

“我們現在正在跟九天人工智能團隊密切協作,探索大模型的落地應用,中國移動今後發布行業大模型,一定會有上研院的一席之地。”

在16日舉辦的2023年中國移動上海產業研究院百川生態大會上,中國移動上海產業研究院(下稱“中國移動上研院”)副總經理黃剛在接受《科創板日報》等媒體採訪時如是說道。

會上,圍繞時空、交通、工業、金融等行業,中國移動上研院發布了北斗時空子鏈、OnePower“雙跨”平台系列產品、OneMap數字地圖系列B端產品,研究院同時也表示,正在積極佈局人工智能等業務。

從行業角度來看,三大運營商目前都已發布了各自的大模型,聯通的“鴻湖圖文大模型1.0”,電信的TeleChat,移動的九天·海算政務大模型和九天·客服大模型。

黃剛稱,**整個中國移動非常重視大模型這項工作,未來主要面向to B領域,後續會陸續推出行業大模型。 **

不過,由於ChatGPT出現的系列安全問題,引發各國對數據隱私安全的擔憂,大模型的自主安全,現在已經成為業內關注的一大焦點。

值得一體的是,就在15日,科大訊飛聯合華為推出了“訊飛星火一體機”,目的就是讓所有企業“更方便、更自主、更安全可控地私有化部署大模型能力”,在完全國產自主創新的平台上進行私有化部署,保護自己的數據安全。

對此,**黃剛認為,中國移動的通用模型底座,策略非常明確,講究“通用可控”。但對於行業大模型,則需要適應行業本身發展的特點,考慮開源與否,“有的行業開源更合適,但有的行業,比如政務類,就不適合”。 **

發展半年有餘,對於大模型而言,早已度過了最初的短暫甜蜜期,作詩、知識百科等應用已經很難點燃行業熱情。作為中國移動B端業務裡的重要佈局,如何結合自己的生態進行更多的行業模型探索,如何改變傳統行業或是為已有智能化服務賦能,才是市場關注的重點。

中國移動目前未在公開場合透露專業大模型將在哪些行業率先落地。具體到中國移動上海產業研究院,黃剛稱,**在金融、交通、工業等行業都會有行業模型的探索。 **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