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te七月透明度报告发布:稳健实现多维增长
🔹衍生品交易量达 7,400 亿美元,市占率攀升至 11%,创年度新高🔹Launchpad、Launchpool 全面爆发,超额认购率高达 7325.60%,高峰 APR 超 4500%🔹Gate Alpha在7月份上线了超过400个代币,空投数量及奖励持续刷新纪录🔹储备金总规模达 105.04 亿美元,$GT 累计销毁超 1.8 亿枚
Gate 将继续以强劲增长拓展全球生态布局,致力于为用户打造更安全、高效、充满活力的数字资产生态系统。
完整报告详见: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650
企业持币潮席卷全球!上市公司比特币财库激增至134家,亚太监管博弈暗藏风险
K33研究显示,2025年上半年持有比特币(BTC)的上市公司数量从70家激增至134家,新增持币量24.5万枚BTC。日本8家企业加入“链上财库”行列,标志亚洲从观望者转向积极参与者。Strategy开创的“企业持币”模式引发全球效仿,Amina Group统计上市公司BTC总储备达96.2万枚(价值1100亿美元)。然监管套利、NAV溢价坍塌及128亿美元可转债到期墙风险高悬,APEC《数字与AI部长声明》预示全球监管框架加速重构。
企业持币规模半年翻倍,亚洲势力崛起
曾被视作边缘实验的“比特币财库公司”正成为数字资产市场核心力量。K33研究数据显示,2024年12月至2025年6月间,持有BTC的上市公司从70家跃升至134家,累计增持24.5万枚BTC。其中8家日本公司入场,标志亚洲从旁观者转变为链上资产配置的主动参与者。Amina Group统计显示,上市公司BTC总储备已达96.2万枚(价值超1100亿美元),比特币已深度融入企业财资管理主流。 市场动态印证亚洲战略地位提升:特朗普家族背书的美国矿企American Bitcoin正于日本、香港寻求收购标的,意图复制MicroStrategy模式建立亚洲版“链上财库”。香港招证国际、日本Metaplanet等案例显示,传统金融机构正借区域政策红利布局加密资产。
NAV溢价与融资循环暗藏风险,监管框架加速构建
比特币财库公司运作模式趋同:与专业资管机构签订顾问协议→公开市场融资→资金配置BTC→为投资者提供免托管的链上资产敞口。该模式吸引机构及散户,但杠杆率、会计准则与治理标准差异埋下隐患。 核心风险聚焦两点:
增长可持续性存疑,市场波动或放大风险
企业入局动机分化:部分公司视BTC为融资工具(如American Bitcoin借势政治资源拓展亚洲);微市值企业则以“财库”标签吸引投机资金。行业报告指出顾问协议存在“激励错配”:“资管方无论业绩均可收取费用,可能诱发过度风险承担”。 历史教训值得警惕:当前规模虽远超2020年MicroStrategy引领的首轮浪潮,但风险特征与2021年散户驱动泡沫相似——价格动能掩盖基本面隐患。市况逆转时,股东压力与季度业绩要求或迫使企业抛售BTC,放大市场波动。BeInCrypto 8月分析指出:“比特币财库公司已展现引发广泛市场抛售、动摇信心、加深熊市的能力”。
结语
企业持币浪潮重塑了链上资产配置生态,为比特币注入百亿美元级机构流动性。然激增的参与者与复杂的金融工程,正将个体财资策略转化为系统性风险变量。APEC监管协调与区域政策差异,将决定“链上财库”模式在亚洲的生存形态。对于新入局者,能否在NAV溢价维系、债务管理及监管合规间取得平衡,将成为穿越周期考验的关键。这场实验的终局,或将重新定义企业资产负债表与加密市场的共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