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广场 #NERO发帖挑战# 秀观点赢大奖活动火热开启!
Gate NERO生态周来袭!发帖秀出NERO项目洞察和活动实用攻略,瓜分30,000NERO!
💰️ 15位优质发帖用户 * 2,000枚NERO每人
如何参与:
1️⃣ 调研NERO项目
对NERO的基本面、社区治理、发展目标、代币经济模型等方面进行研究,分享你对项目的深度研究。
2️⃣ 参与并分享真实体验
参与NERO生态周相关活动,并晒出你的参与截图、收益图或实用教程。可以是收益展示、简明易懂的新手攻略、小窍门,也可以是行情点位分析,内容详实优先。
3️⃣ 鼓励带新互动
如果你的帖子吸引到他人参与活动,或者有好友评论“已参与/已交易”,将大幅提升你的获奖概率!
NERO热门活动(帖文需附以下活动链接):
NERO Chain (NERO) 生态周:Gate 已上线 NERO 现货交易,为回馈平台用户,HODLer Airdrop、Launchpool、CandyDrop、余币宝已上线 NERO,邀您体验。参与攻略见公告: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article/46284
高质量帖子Tips:
教程越详细、图片越直观、互动量越高,获奖几率越大!
市场见解独到、真实参与经历、有带新互动者,评选将优先考虑。
帖子需原创,字数不少于250字,且需获得至少3条有效互动
Web3项目升级困境:流量至上时代的残酷现实
项目升级遇到的挑战与行业现状反思
近期,我们的项目正在进行品牌和主网升级,同时进行换币操作。作为一个从2017年就开始构建的项目,我们对这些标准流程已经相当熟悉。除了必要的合规程序和代码审计外,主要考虑的是市场预算、如何吸引新用户和流量,以及如何让现有用户受益等方面。这是一个双方互利的过程:项目方需要流动性和新的交易场所,而交易平台需要用户和交易量。
然而,在与某些交易平台接触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些有趣的挑战。在初步商务沟通后,研究部门提出了几个可能导致我们无法上线或需要增加预算的问题点。我想分享其中几个特别引人深思的方面:
首先,他们认为我们的数据热度不够,具体表现在社交媒体和链上数据方面不足。他们还拿同行业其他项目作比较。这让我感到疑惑,作为专业的研究部门,难道他们无法辨别数据的真实性吗?一些项目的社交媒体数据明显存在异常,而链上数据也显示出不合理的交易模式。特别是在AI数据标注领域,大规模高质量的数据处理本身就是一个高门槛的工作,不太可能出现大量标注者同时处理同一套数据的情况。
其次,他们强调了投资机构背书的重要性。然而,作为一个运营了6年多的项目,我们一直坚持自筹资金,从未接受外部投资。我们认为这种纯社区驱动、没有风投控制的模式应该是值得称赞的。但在研究部门看来,这反而成了缺乏"正统"背书和热度的标志。
第三,关于代币流通量和估值的问题。我们的代币已经全部解锁,市值等于完全稀释估值,其中近70%的代币锁定在验证人节点中。研究部门认为这可能带来较大的抛售压力。但实际上,作为一个纯社区驱动的项目,我们的代币分布相对分散,且已经上线多年,如果要抛售早就已经发生了。而且,相比于那些刚上线就估值高达10亿美元的项目,我们不到1亿美元的市值反而显得相对稳定。
这些经历让我深感困惑。我理解研究人员每天需要评估大量项目,但最基本的真伪辨别能力是必不可少的。令人遗憾的是,某些不良做法似乎已经成为了项目上线的"标准操作",比如数据造假、项目换皮、空投给工作室等。
我认为,早期项目的上线评估应该更类似于风险投资,重点关注团队的实力和诚信。如果上线标准都围绕这些表面操作,那么这些项目的长期发展前景就令人担忧了。
作为行业的老玩家,我们清楚这些技巧和手段,但我们选择不去采用。因为这些做法最终只会便利灰产和投机者,代价则是新进散户的利益、开发者的专注度,以及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回想2017/2018年的ICO时代,虽然资源有限,但社区充满激情,大家都在讨论如何提高效率和安全性,如何推广产品,遇到问题时互帮互助。那时的合作更多是出于共同发展的愿景,而不是现在普遍的利益交换模式。
确实很怀念那个纯粹的时代,也希望行业能重拾初心,回归到真正的价值创造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