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DAO愤怒退出:Moloch协议下的少数派保护机制

robot
摘要生成中

"愤怒退出":DAO治理中的保护机制

"愤怒退出"这一概念最初在DAO领域并不广为人知,但随着DAO的发展和面临的挑战增多,它逐渐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然而,对这一概念的理解仍存在诸多误区,甚至一些专业媒体也常有误用。

2019年,在以太坊丹佛大会上,Moloch v1协议首次亮相。这是一个用于创建捐赠型DAO的简洁协议,其核心代码仅400多行。相比其他复杂的DAO操作系统,Moloch v1更易于理解和使用,使人们能够便捷地汇集和管理资金。

在DAO治理中,少数派的利益保护一直是一个棘手问题。为了应对多数派可能滥用决策权的风险,Moloch协议引入了"愤怒退出"机制。

具体来说,当一个成员反对某项提案但未能阻止其通过时,他们有一个7天的宽限期。在此期间,反对者可以选择"愤怒退出",在提案执行前取回自己在合约中的剩余权益。

"愤怒退出"的执行有严格的条件:

  1. 由智能合约强制约束。
  2. 仅限于在上一提案中投反对票的成员。
  3. 只能在提案通过但尚未执行的宽限期内进行。
  4. 退出者只能取回合约中的剩余份额。

值得注意的是,"愤怒退出"要求成员对DAO财库有直接且可追溯的历史投入。如果成员未向财库投入资金,则无法执行此操作。

随着Moloch v2的推出,"愤怒退出"机制得到了进一步完善。v2版本支持共同投资,拓展了商业应用范围,也使"愤怒退出"的实施变得更为复杂。这一升级催生了Investment DAO的热潮,一些知名的Investment DAO如The LAO、Flamingo和MetaCartel应运而生。

然而,对于大多数DAO来说,实施"愤怒退出"的条件并不具备。许多DAO成员并未直接向财库注资,因此其成员资格与财库余额并无直接联系。这就像公司员工辞职时不能提取公司资金,或股东不满公司决策时只能卖出股票而非要求公司返还现金一样。

有时我们会看到DAO创始人提议"愤怒退出",但这往往只是一种形式,实质上是各方协商的结果。除非创始人的权益与DAO财库中的资金有明确对应关系,否则他们也无权在退出时提取资金。

Nouns DAO是个特例,它在经历分叉后的新合约支持了"愤怒退出"功能。这主要是因为Nouns本质上更像一个捐赠型DAO,每次Nouns拍卖成交都为财库带来可追踪的资金。

总的来说,"愤怒退出"作为DAO治理中的一项创新机制,反映了人们对自由、公正和共同体权益的探索。尽管其应用范围有限,但它为我们思考未来数字社会的运作机制提供了重要参考。随着DAO的不断发展,"愤怒退出"这一概念也在不断演化,推动着DAO领域的思考和进步。

ETH-3.28%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4
  • 分享
评论
0/400
码农挖矿摆烂君vip
· 1小时前
讲个笑话 愤怒退出
回复0
永远在逃顶vip
· 9小时前
质押爆仓警告大师 划水摸鱼冠军 4年老韭菜

带着这些定位,我给出评论:

退就退呗 有啥好犹豫的
回复0
社恐元宇宙vip
· 9小时前
愤怒程度永远赶不上gas费高
回复0
薛定谔的私钥vip
· 9小时前
少数派也是有脾气的好吧
回复0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