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稳定币与移动支付的平行线:京东进军Web3支付领域2011年,刘鹏购买了人生第一枚比特币,带着质疑的态度探究这种没有锚定标的的加密货币。十多年后,他带领团队研究起了稳定币,目标转变为发行而非购买。今年6月初,刘鹏作为京东币链科技CEO接受专访时强调,稳定币与比特币、以太坊等加密货币不同,而是类似移动支付的"支付工具"。作为支付行业资深人士,刘鹏曾深度参与某知名移动支付产品的设计和推广。他表示,支付型稳定币将成为Web3时代的新金融基建,在国际贸易等场景发挥"颠覆性"作用。稳定币凭借去中心化、低转账成本、交易透明可追溯等优势,正从加密世界走向传统金融体系。今年5月30日,香港正式将《稳定币条例》刊宪,标志着将通过牌照制度规管与香港及港元相关的稳定币活动。2023年12月,香港宣布实施法币稳定币发行人的发牌制;2024年7月,包括京东币链在内的三家机构进入金管局推出的稳定币发行人沙盒进行测试。刘鹏透露,京东币链在沙盒中的测试进展顺利,计划推出锚定港元及其他币种的稳定币。京东币链于2024年3月在香港注册成立,属于京东科技集团旗下公司。尽管成立时间较短,但刘鹏认为其先发优势之一是拥有京东电商生态这一"冷启动"场景。在USDT和USDC占据超80%市场份额的情况下,香港持牌发行人的稳定币除"合规"优势外,还需找到其他吸引力。跨境支付无疑是众多发行商竞争的重点领域,而零售支付则有助提升市场渗透度和品牌建设。8月1日起,《稳定币条例》将正式生效。全球范围内,多个地区相继将支付性质的稳定币纳入监管,这个规模约2500亿美元的市场正变得炙手可热。未来,合规稳定币是否会推动支付范式从"线下至线上"进一步转变为"线上至链上"?香港能否借助稳定币巩固和提升其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多种货币挂钩稳定币共存的时代,全球支付及金融体系又将如何变化?这些问题值得关注。刘鹏表示,截至6月初,京东币链主要进行了港元稳定币的测试,后续将测试其他法币稳定币。基于市场需求,预计两种稳定币会同时发行。第二阶段测试重点是跨境支付、投资交易和零售支付三大实际场景。在跨境支付方面,计划通过直接获客和与合规批发商合作两种方式拓展用户。投资交易方面,正与全球合规交易所洽谈合作。零售方面,将首先在京东全球售港澳站落地,用户可在京东自营电商场景中使用稳定币购物。关于发牌时间表,刘鹏表示具体取决于监管,但期望今年第四季度初获发牌照并同时推出京东稳定币。稳定币将在公链发行,任何人都可公开查阅发行量等数据。针对跨境支付市场的竞争,刘鹏强调"合规"是核心竞争力。京东稳定币的目标不是在加密原生或投资交易场景竞争,而是开拓新的"战场",即连接传统跨境贸易结算市场。该市场有大量实体企业、跨境贸易参与者、支付科技公司等需求方。预计亚太、中东、非洲、南美及欧洲等地区的国际贸易可能最先使用香港发行的稳定币进行支付结算。对于稳定币在G10货币跨境交易中价值有限的质疑,刘鹏认为稳定币是一个系统工程,其竞争力不仅在于低成本、高效率、良好体验,还包括稳定的托管机制、安全的清结算通道和可信的运营逻辑。作为发行商,也乐意与跨境支付公司合作,共建稳定币生态。在京东生态内,全球售港澳站的收单场景将率先使用京东稳定币进行支付结算。生态外,计划针对不同行业"度身订造"稳定币支付解决方案。京东稳定币将转账时效由数天降至秒级,成本至少较传统转账减少一半,链上资金周转更快,这些优点有望吸引国际贸易参与方采用。在供应链金融服务方面,由于稳定币发行商只能做发行,不能从事质押、借贷或发放利息,京东币链会与具备相关资质的持牌机构探讨合作。正在梳理京东国际物流的场景,理论上可以将海外仓库订单等数据上链,并用稳定币处理支付及融资,提高整个过程的效率。刘鹏认为,支付型稳定币与移动支付类似,本质都是支付工具,旨在通过先进技术和商业模式实现降本增效、提升用户体验,并推动普惠金融发展。技术层面,稳定币基于去中心化的技术架构;产品结构层面,比移动支付产品多了一个发行系统。因此,稳定币的监管相对复杂,需要协同全球合规落地。对于稳定币与传统金融基建的"临界点",刘鹏认为大宗交易可能最先接纳稳定币,尤其在摩擦成本高、汇率波动大、时间长的跨境支付场景。从消费者角度看,可能需要像某知名移动支付平台的红包功能那样的现象级产品和应用来激发用户使用稳定币支付的动力。关于香港稳定币行业生态的完善,刘鹏表示关键是按照《稳定币条例》要求,建立一个风险为本、务实灵活的开放生态,各方需相互合作。他认为应把握资金结算这一突破口,借助香港国际金融中心、贸易中心的角色,扩大在港发行的稳定币在多个地区的流通与使用度,进一步将香港打造成国际稳定币结算枢纽。对于发行离岸人民币稳定币的可能性,刘鹏表示在产品技术层面与港元稳定币差异不大,潜在应用场景如一带一路已经具备。京东币链支持推动未来发行离岸人民币稳定币,但需要从法律合规等方面作综合考量,最终能否成行取决于内地监管。
京东布局Web3金融:推出港元稳定币 瞄准跨境支付市场
稳定币与移动支付的平行线:京东进军Web3支付领域
2011年,刘鹏购买了人生第一枚比特币,带着质疑的态度探究这种没有锚定标的的加密货币。十多年后,他带领团队研究起了稳定币,目标转变为发行而非购买。
今年6月初,刘鹏作为京东币链科技CEO接受专访时强调,稳定币与比特币、以太坊等加密货币不同,而是类似移动支付的"支付工具"。作为支付行业资深人士,刘鹏曾深度参与某知名移动支付产品的设计和推广。他表示,支付型稳定币将成为Web3时代的新金融基建,在国际贸易等场景发挥"颠覆性"作用。
稳定币凭借去中心化、低转账成本、交易透明可追溯等优势,正从加密世界走向传统金融体系。今年5月30日,香港正式将《稳定币条例》刊宪,标志着将通过牌照制度规管与香港及港元相关的稳定币活动。2023年12月,香港宣布实施法币稳定币发行人的发牌制;2024年7月,包括京东币链在内的三家机构进入金管局推出的稳定币发行人沙盒进行测试。
刘鹏透露,京东币链在沙盒中的测试进展顺利,计划推出锚定港元及其他币种的稳定币。京东币链于2024年3月在香港注册成立,属于京东科技集团旗下公司。尽管成立时间较短,但刘鹏认为其先发优势之一是拥有京东电商生态这一"冷启动"场景。
在USDT和USDC占据超80%市场份额的情况下,香港持牌发行人的稳定币除"合规"优势外,还需找到其他吸引力。跨境支付无疑是众多发行商竞争的重点领域,而零售支付则有助提升市场渗透度和品牌建设。
8月1日起,《稳定币条例》将正式生效。全球范围内,多个地区相继将支付性质的稳定币纳入监管,这个规模约2500亿美元的市场正变得炙手可热。
未来,合规稳定币是否会推动支付范式从"线下至线上"进一步转变为"线上至链上"?香港能否借助稳定币巩固和提升其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多种货币挂钩稳定币共存的时代,全球支付及金融体系又将如何变化?这些问题值得关注。
刘鹏表示,截至6月初,京东币链主要进行了港元稳定币的测试,后续将测试其他法币稳定币。基于市场需求,预计两种稳定币会同时发行。第二阶段测试重点是跨境支付、投资交易和零售支付三大实际场景。
在跨境支付方面,计划通过直接获客和与合规批发商合作两种方式拓展用户。投资交易方面,正与全球合规交易所洽谈合作。零售方面,将首先在京东全球售港澳站落地,用户可在京东自营电商场景中使用稳定币购物。
关于发牌时间表,刘鹏表示具体取决于监管,但期望今年第四季度初获发牌照并同时推出京东稳定币。稳定币将在公链发行,任何人都可公开查阅发行量等数据。
针对跨境支付市场的竞争,刘鹏强调"合规"是核心竞争力。京东稳定币的目标不是在加密原生或投资交易场景竞争,而是开拓新的"战场",即连接传统跨境贸易结算市场。该市场有大量实体企业、跨境贸易参与者、支付科技公司等需求方。预计亚太、中东、非洲、南美及欧洲等地区的国际贸易可能最先使用香港发行的稳定币进行支付结算。
对于稳定币在G10货币跨境交易中价值有限的质疑,刘鹏认为稳定币是一个系统工程,其竞争力不仅在于低成本、高效率、良好体验,还包括稳定的托管机制、安全的清结算通道和可信的运营逻辑。作为发行商,也乐意与跨境支付公司合作,共建稳定币生态。
在京东生态内,全球售港澳站的收单场景将率先使用京东稳定币进行支付结算。生态外,计划针对不同行业"度身订造"稳定币支付解决方案。京东稳定币将转账时效由数天降至秒级,成本至少较传统转账减少一半,链上资金周转更快,这些优点有望吸引国际贸易参与方采用。
在供应链金融服务方面,由于稳定币发行商只能做发行,不能从事质押、借贷或发放利息,京东币链会与具备相关资质的持牌机构探讨合作。正在梳理京东国际物流的场景,理论上可以将海外仓库订单等数据上链,并用稳定币处理支付及融资,提高整个过程的效率。
刘鹏认为,支付型稳定币与移动支付类似,本质都是支付工具,旨在通过先进技术和商业模式实现降本增效、提升用户体验,并推动普惠金融发展。技术层面,稳定币基于去中心化的技术架构;产品结构层面,比移动支付产品多了一个发行系统。因此,稳定币的监管相对复杂,需要协同全球合规落地。
对于稳定币与传统金融基建的"临界点",刘鹏认为大宗交易可能最先接纳稳定币,尤其在摩擦成本高、汇率波动大、时间长的跨境支付场景。从消费者角度看,可能需要像某知名移动支付平台的红包功能那样的现象级产品和应用来激发用户使用稳定币支付的动力。
关于香港稳定币行业生态的完善,刘鹏表示关键是按照《稳定币条例》要求,建立一个风险为本、务实灵活的开放生态,各方需相互合作。他认为应把握资金结算这一突破口,借助香港国际金融中心、贸易中心的角色,扩大在港发行的稳定币在多个地区的流通与使用度,进一步将香港打造成国际稳定币结算枢纽。
对于发行离岸人民币稳定币的可能性,刘鹏表示在产品技术层面与港元稳定币差异不大,潜在应用场景如一带一路已经具备。京东币链支持推动未来发行离岸人民币稳定币,但需要从法律合规等方面作综合考量,最终能否成行取决于内地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