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市场假新闻困局:从创始人离世谣言到SEC官方账号被黑

robot
摘要生成中

加密市场的虚假信息困境

加密市场有着自己独特的"狼来了"故事。

近日,一则未经证实的"突发新闻"在国外社交媒体上引发热议。消息称中国再次禁止加密货币交易、挖矿及相关服务,理由包括金融风险、资本外逃和环境影响等。多个海外知名财经账号纷纷转发这一消息。

对于经验丰富的加密投资者来说,这类假新闻已经司空见惯。比特币价格也早已对此类信息免疫。然而,加密市场确实存在一个奇怪的循环 - 每隔一段时间,总会出现一则影响深远的虚假信息。

虽然人们可能对中国禁令这类循环新闻习以为常,但并不意味着能够对所有假新闻都保持警惕。当足够多的人相信某个虚假信息会影响价格时,它就真的会影响价格。

中国"禁令"只是加密市场受假新闻影响的冰山一角。回顾整个加密市场发展史,那些重量级的虚假信息曾实实在在地影响过加密资产的走向。在一则假新闻背后,往往隐藏着一条复杂的信息传播链。

加密假新闻演变史:从业余到专业的关键事件

2017:以太坊创始人"离世"谣言

2017年6月26日是加密货币假新闻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当天下午,国外知名论坛4chan上出现一则消息称:"Vitalik Buterin在车祸中丧生。"这条粗糙的谣言在接下来的几小时内引发了加密货币历史上首次由假新闻导致的市场崩溃。ETH价格在6小时内从317美元跌至216美元,跌幅近32%。

社交媒体上充斥着求证的帖子,持币者们争论是否应该立即抛售。谣言传播约10小时后,Vitalik本人通过社交媒体发布了一张手持当天以太坊区块编号和哈希值的照片进行辟谣,用区块链本身证明自己安然无恙。

这一事件揭示了早期加密世界的一个残酷现实:在信息极度不对称的市场中,一条匿名帖子的破坏力可能堪比官方公告。早期的假新闻多由业余玩家制造,往往与项目创始人绑定。市场将创始人的个人安危与项目存亡直接挂钩。

2018:高盛"放弃"比特币的乌龙

当假消息披上专业外衣时,其破坏力更甚。

2018年9月5日,一家知名商业网站报道称"高盛搁置加密货币交易台计划"。如果高盛真的设立加密货币交易台,意味着其机构客户可以通过高盛买卖比特币,这在当时被视为加密货币获得主流认可的重要里程碑。

次日,高盛CFO在一场科技大会上澄清这是假新闻。但为时已晚,在那24小时的恐慌中,大量投资者已经斩仓离场。据报道,加密货币总市值在一小时内下降了120亿美元,其中比特币当日跌幅超过6%。

2021:沃尔玛与莱特币"合作"事件

2021年9月13日的沃尔玛与莱特币合作假新闻,是一起彻头彻尾的预谋犯罪。

当天早上,一份看似官方的新闻稿出现在全球最大的新闻发布服务商之一的平台上。新闻稿宣布沃尔玛将与莱特币达成重大合作,并提供了详细的合作计划和高管引语。

一些加密媒体开始争相报道,甚至连莱特币基金会的官方账号都转发了这条消息。市场反应强烈,莱特币价格在短时间内涨幅超过30%。

然而,沃尔玛很快发表声明澄清这是一则虚假消息。后续调查发现,在假新闻发布前48小时,市场上出现了异常的莱特币看涨期权交易。操纵者通过精心布局在这场骗局中获利数百万美元。

这起事件的可怕之处在于其高度专业性,从注册相似域名、制作虚假新闻稿,到选择发布时机、利用官方账号背书,每一步都经过精密计算。这已不是简单的恶作剧,而是一个有组织的犯罪行为,试图通过新闻交易来牟利。

2023:某知名加密媒体的误报事件

2023年10月16日,加密货币媒体行业经历了一次值得反思的事件。

下午1点17分,一张据称来自彭博终端的截图在加密社区流传,显示SEC已批准贝莱德的比特币现货ETF。7分钟后,一家全球知名的加密货币媒体在其官方社交账号上发布了这条"突发新闻"。

市场反应迅速而剧烈。比特币价格在30分钟内从27,900美元飙升至30,000美元,涨幅超过7%。8100万美元的空头仓位被强制平仓。

然而,疑问很快浮现:为什么只有这一家媒体在报道?为何SEC官网和贝莱德都保持沉默?

39分钟后,该媒体删除了原推文。但损害已经造成,市场在不到一小时的时间里经历了一轮完整的涨跌周期。

这起事件引发了业内激烈讨论。有观点认为,当媒体将速度置于准确性之上时,他们就不再是媒体,而成为了市场操纵的工具。

2024:监管机构也难逃黑客之手

2024年1月,SEC官方社交账号发布了一则虚假的比特币ETF批准消息。FBI调查显示,攻击者通过技术手段获得了账号控制权。比特币价格在假消息发布后短暂上涨,辟谣后又迅速下跌。

十月,FBI逮捕了嫌疑人。法庭文件显示,这是一起有预谋的金融犯罪,攻击者在发布假消息前已建立了大量比特币多头仓位。

十年间,加密货币假新闻从"无心之失"演变为"蓄意犯罪"。技术门槛、资金规模、组织化程度都在不断升级,投资者可能躲过某一次假新闻,但难以保证不会在下一次中招。

当真相被稀释:三人成虎的新含义

在加密市场,追踪一条假新闻的源头往往是徒劳的。

一个典型的加密假新闻传播路径可能是这样的:

  1. 最初源头通常是小型社交群组,追踪几乎不可能。
  2. 在小圈子发酵,开始添加"佐证"。
  3. 加密媒体平台赋予消息"准官方"色彩。
  4. 意见领袖介入,大多选择"转发但不背书"的策略。
  5. 市场开始反应,价格波动反过来为假新闻提供"市场验证"。

当消息经过多层传播后,追溯源头变得几乎不可能。每一层传播都会添加新的"细节",引入新的解释,直到原始信息被完全稀释。

在加密市场,谣言可以不负责任地快速传播,辟谣却需要严谨的证据和逻辑。传播恐慌或独家消息可能带来交易机会,传播辟谣却没有直接收益。

每个参与者都在根据自身利益理性行事,但这些"理性"选择叠加在一起,却创造了一个集体非理性的结果。

市场被假新闻一次次愚弄,但似乎没有人能够或愿意打破这个循环。

这或许就是"三人成虎"在加密时代的新含义:不是三个人说就会变成真的,而是当足够多的人相信它会影响市场时,它就真的影响了市场。在这个过程中,真相本身反而变得不那么重要了。

BTC1.13%
LTC8.06%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2
  • 转发
  • 分享
评论
0/400
治理提案狂vip
· 08-12 10:09
又是熟悉的禁令套路
回复0
半佛薅羊毛vip
· 08-12 10:06
市场韭菜真不少
回复0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