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广场独家活动: #PUBLIC创作大赛# 正式开启!
参与 Gate Launchpool 第 297 期 — PublicAI (PUBLIC),并在 Gate广场发布你的原创内容,即有机会瓜分 4,000 枚 $PUBLIC 奖励池!
🎨 活动时间
2025年8月18日 10:00 – 2025年8月22日 16:00 (UTC)
📌 参与方式
在 Gate广场发布与 PublicAI (PUBLIC) 或当前 Launchpool 活动相关的原创内容
内容需不少于 100 字(可为分析、教程、创意图文、测评等)
添加话题: #PUBLIC创作大赛#
帖子需附带 Launchpool 参与截图(如质押记录、领取页面等)
🏆 奖励设置(总计 4,000 枚 $PUBLIC)
🥇 一等奖(1名):1,500 $PUBLIC
🥈 二等奖(3名):每人 500 $PUBLIC
🥉 三等奖(5名):每人 200 $PUBLIC
📋 评选标准
内容质量(相关性、清晰度、创意性)
互动热度(点赞、评论)
含有 Launchpool 参与截图的帖子将优先考虑
📄 注意事项
所有内容须为原创,严禁抄袭或虚假互动
获奖用户需完成 Gate广场实名认证
Gate 保留本次活动的最终解释权
你和财富的关系,比财富本身更为重要。
财富的定义,应该是多元的,绝对不仅仅是你口袋里的钱,你银行卡里的数字。
你拥有的人脉=财富
你的经验=财富
你的能力=财富
你的时间=财富
你花掉的钱=你享受了的财富
你亏掉的钱=你获得的体验和教训
你看待钱的视角、态度=对财富的感受
二分法:显性财富 vs 隐性财富
钱/车子/房子=显性财富
能力/经验/人脉=隐性财富
二分法:主观财富 vs 客观财富
有钱但是依旧稀缺,不满足=主观穷人+客观富人
内心富足,实际财产并不那么多=主观富人+客观中产
一个只有钱,没有失去钱的体验,没有花钱的快乐,我觉得它的财富体感是缺失的不完整的。更像是一个守财奴。
一个真正的富人,应该是涵盖钱的流动的集合。赚过大钱,花过大钱,亏过大钱,这样它对财富的感知,才会更立体,更贴近真相。
拿贾跃亭来说,别看现在一屁股账,但是人家真的是曾经沧海的人,人家的财富能量,心理格局,可比很多亿万富翁强多了。
就像贵族气质一样,亏钱花钱的经历,其实也是喂养或者塑造一个人财气的必经之路,不然就真的只是一个抠搜的“有钱人”。
我们对于钱的真正理解和洞察,不能只是经由赚钱去获取这份知识;更要通过花钱,甚至亏钱才能够真正击穿。
每次想到这里,我对于自己亏过几百万,几千万,上亿的经历,就迅速转化为了自己的独特优势——一个经历过几千万/上亿亏损的人,对于钱的理解,多少会深刻一些。以及,心理韧性,弹性,显然也要高于常人。
毕竟,这可不是谁能都体验的,用具身认知那套理论来解读,这叫做非认知性技巧,如果你不是当事人,你就无法明白。
就好比,你从未见过冰块,再怎么给你解释,你也是一脸懵逼的样子。
赚过数千万的人,肯定比只赚了几百万的人对财富的心理容量和看法要大(逻辑上,体感上)
赚过数千万,也亏过数千万的人,肯定比只赚了数千万的人,对于钱的感知厚度要深(逻辑上,体感上)
赚过数千万,亏过数千万,又赚过数千万的人,肯定是更丰满的那一位。
衡量一个人财富的总和,不要只是看当前的财富数字,还要看它过往的财富经验,要把长期可能性和过去优势也纳入考核指标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