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 Rollup 爲中心的路線圖

中級2/29/2024, 5:53:32 AM
自 Vitalik 於 2020 年 10 月髮錶開創性著作《The Rollup-Centric Ethereum Roadmap》以來,過去三年髮生了許多變化。

簡而言之 - 自從Vitalik提出“以Rollup爲中心的以太坊路線圖”已經超過三年了。盡管這段時間內髮生了巨大的變化,但當時錶達的願景卻像陳年佳釀一樣經得起時間的考驗,因爲以太坊社區繼續沿著這條路前進。信標鏈的啟動、合併、提現以及即將到來的proto-danksharding分叉體現了貢獻到協議中的個人和團隊的工程、研究和協調卓越性。然而,隨著2024年的到來,噪音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多。我們認爲,值得用更新的世界觀覆興“以Rollup爲中心的路線圖”;現代問題可能需要新穎的解決方案。

我們提出,不是從問題開始併評估哪個問題最緊迫或令人關切,而是以價值觀作爲出髮點。雖然這可能看起來教條且與現實脫節,但我們相信這是有用的,併有助於回答“解決哪些正確問題?”的問題。我們採用“過去、現在、未來”的結構來提供協議演進的全麵視圖。第1部分(過去)總結了近期以太坊歷史。第2部分(現在)突出了當今的關鍵問題。第3和第4部分暫停時間線,專註於以太坊做得好的事情(§3)和以太坊嘗試不做的事情(§4)。這一多部分插曲爲提出的未來展望計畫奠定了基礎,該計畫在第5部分(未來)中提出,我們將其細分爲短期(2024年的Prague/Electra分叉[§5.1])和中期(未來3-4年[§5.2])。

最後,我們想強調,本文代錶的是作者個人的意見;所錶達的想法絶不代錶EF(以太坊基金會)的“官方”觀點(即使提及這一點感覺有些自大,但出於謹慎,我們還是這麽做了)。第1-4部分旨在客觀地爲第5部分中錶達的更主觀的想法搭建舞颱。

第 1 節——以太坊簡史

在展望未來之前,讓我們回顧一下今天的以太坊及其髮展歷程。自從Vitalik在2020年10月髮錶的經典文章《一個以rollup升級爲中心的以太坊路線圖》以來,已經髮生了很多變化。我們使用協議升級作爲進步的“裡程碑”,專註於每次共識升級的“主要點”。關於執行層升級和每個分叉的EIPs的詳盡列錶,請參見以太坊歷史頁麵。

  • [2020年12月1日] - 節點鏈創世

在今年的最後一個月僅僅35秒內,我們得到了第一個節點鏈區塊(我們或許應該將時隙時間調整爲0、12、24、36、48,而不是11、23、35、47、59(參見幻燈片41)。

參見公告帖子。

  • [2021年10月27日] - Altair

這次分叉涉及更新驗證者激勵機製和增加輕客戶端支持。它還作爲共識層的“測試分叉”,爲合併做準備。

參見共識規範和註釋規範。

  • [2022年9月15日] - Bellatrix / Paris

“合併”。以太坊現在完全是權益證明。

參見共識規範、註釋規範和執行規範。

  • [2023年4月12日] - Capella / Shanghai

“提現”。一個小分叉,完成權益證明機製的閉環。

參見共識規範、註釋規範和執行規範。

  • [2024年3月13日(計畫)] - Deneb / Cancun

“原型-深度分片(EIP-4844)”。這次升級引入了數據分片。

參見共識規範和執行規範。

從這個更廣闊的視角來看,升級路徑的邏輯是清晰明了的。

從2020年12月至2023年4月的大約2.5年時間裡,核心開髮者和研究人員投入到了權益證明轉換的長跑中。合併過程中所需的工程技術、研究深度、協作和配合程度是驚人的。合併能夠如此平滑地進行,足以證明社區技術的卓越性。

自2023年起至今(約1年),社區的關註點已轉曏推進原型-深度分片技術(EIP-4844)。”Dencun”標誌著通過減少第二層(L2)數據成本來擴展以太坊的重要一步。盡管這次升級證明是覆雜的,但終點已經可見——主網分叉預定在2024年3月13日進行。

通過這些硬分叉實施的策略是明確的、集中的,併且與rollup升級路線圖保持一緻。Tim Beiko通過一個類比來形容,每次分叉就像是“音樂節的演出陣容”。盡管許多改進提案(EIPs)在一次更新中被實施,但總有一個主要特性定義了該次分叉。到目前爲止,這些主要特性包括“節點鏈起源”、“驗證者獎勵”、“合併”、“提現”和“原型-深度分片”。即使我們能夠利用後見之明<以“2020年的玩笑”形式提及>,我們也不會改變任何硬分叉的核心焦點。

第 2 部分——探索2024年以太坊的新動曏

^大家對《Wicked》新電影有興趣嗎?

好的,暫且放下我們的自贊和自我肯定。是時候嚴肅審視當下的以太坊了。如圖中所示,我們已經遠離了2020年;麵對現代挑戰,我們需要真誠地反思。隨著生態繫統的不斷擴大和成熟,衆多議題紛爭,爭取關註和行動。這種混亂讓人難以分辨哪些是真正重要的問題。因此,我們將廣泛的討論集中到三個核心領域:擴容、MEV和質押,這三個領域大緻對應於Vitalik在路線圖中的“激增”、“清除”和“合併”。雖然這樣的畫分不盡完整,但我們還是挑選了一些關鍵問題來進行探討。

  1. 擴容問題 - 以太坊的擴容之路如何走?
    • 在衆多替代數據可用性來源涌現的背景下,以太坊應如何考量數據可用性的擴展?
    • 在追求數據分片的路線圖中,以太坊是否還應考慮執行層的擴展?
    • 針對跨鏈流動性的碎片化和L1帶來的L2可組合性,以太坊有何對策?
  2. MEV問題 - 以太坊如何應對MEV挑戰?
    • 目前的構建者中心化現狀是否令人接受?
    • 在區塊生産呈現權力法則分布的情況下,以太坊如何保持其強大的抗審查性?
    • 麵對對mev-boost的依賴以及近期協議外軟件的問題(比如prysm漏洞、low-carb-crusader、bloXroute optimistic失敗),以太坊應如何應對?
    • 以太坊如何看待主網上出現的時序博弈(timing games)?
  3. 質押問題 - 以太坊的質押機製將如何髮展?
    • 以太坊在減少質押集中化問題上應持何種態度?
    • 以太坊是否應考慮將某些LST功能固化?
    • 鑒於Coinbase等中心化交易所可能積纍大量的以太坊質押份額(尤其是考慮到比特幣ETF的托管人可能轉曏ETH和質押ETH ETF),這中間存在哪些風險?
    • 我們如何保證獨立質押者的利益,盡管他們在網絡中已是少數?
    • 重新質押帶來的風險如何解決?

麵對這些問題,我們不能因過度分析而陷入停滯。下一節將圍繞協議的目標和非目標,重新定義我們的討論方曏。

第 3 部分——以太坊有何獨特之處?

暫停在當下,讓我們探討一下以太坊的非凡之處。麵對種種外部壓力,關於以太坊的優先級往往顯得模糊不清。我們不再是自上而下地分析哪些風險更大,而是從基礎做起,重新聚焦於以太坊的本質及其獨特性✨。

  1. 去中心化、抗審查、公正無偏、無需許可、無需信任
    • 這些描述詞是以太坊價值觀的根本。每個詞都有略微不衕的含義(我們不會爭論這些),但它們都蘊含著相衕的能量,體現了協議的精神。它們是“關鍵因素”。
    • 去中心化是提供抗審查性的手段。沒有去中心化,任何一方或聯盟都可以對區塊鏈施加影響,有了這種權力,利用它隻是時間問題。
    • 抗審查性是提供可信中立性的手段。根據定義,繫統必鬚平等對待所有個體才能被視爲可信中立。
    • 抗審查性是保持無需許可的手段。無需許可涵蓋了使用區塊鏈(作爲交易簽名者)、部署應用程序(作爲開髮者)以及在沒有任何可信第三方的情況下與區塊鏈互動的能力(作爲驗證者) - 每一個都至關重要。
    • 獨立質押者使以太坊去中心化。以太坊的設計中的每一個決定都必鬚考慮到獨立質押者。沒有獨立質押者,就沒有意義上的去中心化。
    • 抗審查性在黑天鵝事件中顯現。在它成爲唯一重要的屬性之前,這併不顯得相關。例如,在加拿大,保護你的私人財産權直到2022年突然被剝奪之前,都不感覺迫切。
  2. 社區
    • 去中心化治理。以太坊追求的是超越任何單一實體的目標。從軟件到協議規範,從研究到活動組織,開源精神貫穿其間。
    • 客戶端多樣性。以太坊擁有多樣化的客戶端生態,不僅技術多元,還彙聚了衆多深入理解協議的開髮者,他們以自己的能力和視角推動以太坊的進步。
    • 以太坊是個溫暖的大家庭。人們是以太坊最寶貴的資源。通過全球範圍內的會議、數不清的人際交往和積極的社區氛圍,以太坊成爲了加密世界新人的“數字之家”。
  3. 以太幣的價值
    • 分配。我們堅信,權益證明是以太坊最合適的共識機製,但不可否認,七年的工作證明階段也是一個有效的代幣分配方式。
    • 歷史悠久。以太坊通過長時間的存在證明了其不易被摧毀的特性,這建立了人們對其網絡代幣及其價值主張的信任。
    • 實用性。我們喜歡將比特幣比作“數字黃金”,以太幣則是“數字石油”。畢竟,以太幣是以太坊網絡運行的“燃料(gas)”。
    • 貨幣特性。與石油不衕,以太幣還具有貨幣屬性,如在DeFi中作爲抵押資産、數字商品的計價單位、生態繫統中的交易媒介等,這些都增強了其價值,使其具有“貨幣溢價”。以太幣作爲“互聯網的商品貨幣”地位堅固。
    • 安全的價值基礎。核心理念之一是,網絡的安全依賴於以太幣的價值。如果以太坊要成爲數萬億美元交易的結算層,那麽保障這些交易的代幣價值必鬚很高。
    • 網絡效應。流動性、現有應用和開髮者資源、以太虛擬機(EVM)、第二層(L2)技術的迅速髮展等,都強化了以太坊生態的網絡效應。

以上內容雖然不盡全麵,但突出了以太坊的差異化要素。當我們接下來討論協議的“非目標”時,這些點尤爲重要。我們認爲,即使某些方曏短期內可能帶來好處,忽略這些核心要素就如衕“隻見樹木、不見森林”。

第 4 部分——以太坊不想做什麽?

“又是一番高談闊論。”如果你現在就有這種感覺,那麽這一節是爲你而寫的。我們知道以太坊有它的強項,但衕樣重要的是,我們也要明確它不打算做的事情。

  1. 不追求成爲最理想的L1執行環境。
    • 這是一個重要的出髮點。以rollup爲中心的髮展藍圖明確指曏了將用戶活動推曏第二層網絡(L2s)。通過分片數據而非執行,以太坊採取了明確立場,即第一層(L1)執行將保持高昂成本,不適用於日常交易。
    • 産生矛盾的一個例子是 — 盡管應用層的開髮者抱怨長時間等待和高額費用,但以太坊L1併不打算成爲應用程序的直接運行場所。把以太坊設計成“L2s的最佳數據可用性(DA)和結算層”可能與L1應用開髮者的期望相衝突。例如,理論上減少時間間隔可以大幅提升L1交易體驗,但這可能對獨立質押社區不利,這種折衷看似併不值得。
    • 然而,這併不意味著以太坊應該故意惡化L1執行體驗。由於L1仍然爲L2提供了不可逆轉交易執行的最後保障,保證在L1上進行交易在一定程度上仍然是合理的,這一點很重要。在這方麵,增加gas限額的討論可能會有所幫助。
  2. 不力求成爲最便宜的數據可用性層。
    • 這一點非常關鍵,因爲隨著“模塊化”區塊鏈理念的流行,替代的數據可用性層也在穫得動力。這些替代層併沒有使用以太坊所不具備的神奇技術。相反,它們不打算建立一個獨立質押的生態繫統。
    • 一個造成緊張的例子是 — 以太坊不會試圖以與這些網絡相衕的速度進行擴展,因爲以太坊不願意在保持帶寬(以及計算能力)對於獨立質押者來説是可行的這一點上做出妥協。
    • 然而,以太坊的目標是繼續作爲塊空間和塊體空間的“曼哈頓”。在不犧牲安全性的情況下,“足夠快”地擴展塊體空間以保持高度的實用性至關重要。以太坊從已經建立的有利位置中受益;現有的流動性、組合性、應用程序和L2s帶來的網絡效應極其強大。以太坊數據可用性層應繼續在價格對於安全性的價值上提供最佳選擇。
  3. 不像初創公司那樣運作。
    • 正如上文所述,以太坊具有真正的去中心化治理機製。多個共識和執行客戶端、應用開髮者、基礎設施提供商、應用層服務提供者、研究人員、教育者等,許多有實質利益且可能存在利益衝突的人士,在協議的未來方曏上有髮言權。以太坊的治理機製不能也不應嘗試模仿有明確組織結構和集中決策的公司或初創企業的運營效率。
    • 這裡的一個緊張點是 — 網絡升級是巨大的工程。很多外部觀察者對升級的緩慢進展、缺乏明確時間錶和ACD過程感到不滿,但這正是體繫運作的方式!請回想第1節的內容。
    • 然而,以太坊仍應在其去中心化治理結構允許的範圍內追求有效率和效果。盡管協議最終必鬚穩定下來(實踐中協議變更緩慢,參見IPv4與IPv6),但仍有明確的改進方曏可以促進網絡的長期生存。以太坊應避免因過早政治化而固化,併繼續執行路線圖中的項目。

*結束這段演講。 雖然我們相信前一節內容併不會引起爭議(盡管有些人可能會選擇不聽),但我們認爲它更傾曏於主觀討論;接下來的部分將會進入完全基於觀點的領域。這是必要的。鑒於資源有限,關於以太坊未來方曏的艱難決策是不可避免的。我們在此謙遜地提出我們對布拉格/伊萊剋特拉分叉(§5.1)和中期展望(§5.2)的看法。

第 5 節——展望未來

^ 今天起床,心情格外看好。

如果您還在繼續閲讀,非常感謝您的陪伴。現在,我們終於準備好討論“展望未來”的問題了。畢竟,製定路線圖的目的不就是爲了展望未來嗎?本篇文章,基於我們對以太坊歷史與現狀的理解,試圖勾勒出一個以Rollup爲中心的未來藍圖,包括:

  • 回顧第1節中的歷史背景。
  • 理解第2節提出的以太坊現狀。
  • 第3節中強調的以太坊的特殊之處。
  • 第4節中明確的以太坊不打算做什麽。

至此,我們一直力求客觀,專註於事實。然而,對於以太坊的未來方曏,我們不可避免地要錶達自己的觀點,這些觀點必然帶有個人偏見——請讀者自行判斷。盡管如此,我們還是想嘗試錶達我們的想法,併且願意聽取不衕的意見;我們堅持“堅定但開放”的態度。

既然未來的目標已經討論得相當充分,我們將視野分爲兩個更短的時間段。首先,我們設想了一個理想的Prague/Electra硬分叉(目標定在2024年底,這似乎是目前的共識)。接著,我們將視線投曏“中期”未來,大約3-4年的時間跨度。在每一小節中,我們都會從擴容、MEV和質押三個方麵來探討我們的願景。

§5.1 – 朝曏Prague/Electra(目標2024年底)

受到reth, prysm和sigma prime對Prague/Electra分叉觀點的啟髮,我們在這裡分享我們眼中的理想年末分叉方案。

  • 擴容軌道:“繼續推進以太坊擴容,讓其保持作爲區塊和數據塊空間的‘曼哈頓’。”
  • 基於主網4844數據分析增加數據塊數量,併可能調整CALLDATA的成本。開始引入PeerDAS,但不讓它阻礙Prague/Electra分叉的進展。
  • MEV軌道:“通過確立包含列錶,邁出解決協議中MEV集中風險的第一步。”
  • 參考EIP-7547及相關工作。
  • 質押軌道:“提升質押體驗,併開始將開髮資源投入到Verkle樹和無狀態性上。”
  • 引入EL觸髮的退出機製(EIP-7002)併在大阪硬分叉中繼續支持verkle。
  • 當我們稍微放寬視野(但不完全放開),接下來的3-4年時間框架讓我們有更多空間來放置更廣泛的主題。

§5.2 – 及其後的“中期”(約3-4年)

  • 擴容軌道:“在未來四年每年將以太坊DA擴容3倍。”
    • Ansgar提出的這一宏大目標雖不是既定結論,但爲以太坊可能的中期擴容承諾提供了一種思維模型。以下措施將使得數據吞吐量在四年內增加81倍:
    • 2023年(大約):通過引入EIP-4844實現3倍增長
    • 2024年:通過增加數據塊數量和調整氣體使用實現3倍增長
    • 2025年:通過引入PeerDAS實現3倍增長
    • 2026年:通過完全實施Danksharding實現3倍增長
    • 這將確保以太坊DA在價格、每字節安全性方麵保持競爭力。在以太坊 DA 上保留「藍籌」通用 rollup 是必要的,因爲以太坊的擴容路線圖依賴於這些Rollup的存在。
  • MEV軌道:“進行研髮以確定MEV的長期協議解決方案。”
    • 隨著ePBS、執行票證、基於預確認的mev-burn、加密交易池、時序游戲、多樣性增強抵抗審查等方麵的探索,如何在協議層麵響應MEV還有許多未知之數。
    • 我們認爲,在中期內,應當集中力量研究和實現響應MEV的最終協議特性。
  • 質押軌道:“在我們迭代改進權益證明機製的過程中,保護以太坊單獨質押者的利益。”
    • 實施Verkle樹和最大有效餘額。這兩項升級得到廣泛支持,對單獨質押者有利,應盡快推出。
    • 決定實現單槽最終性的路徑。選擇哪條路徑取決於圍繞以太坊驗證者數量目標和髮行量調整的決策。
    • 應對質押集中、重質押影響以及LSTs + LRTs帶來的重大不確定性(可能是最重要的任務)。

最終,以太坊的定義來自於其社區。自2020年以來,盡管許多事物髮生了變化,但社區成員依然在這裡。超越上述的任何技術方曏,拋開“一緻性”、政治和零和思維,繼續保持最開放和最包容的社區,對於項目的成功至關重要。

感謝您的閲讀📖🤓


  1. 我們將“MEV”廣泛用來概括與執行協議相關的外部性:MEV、審查、時序博弈等。再次強調,Vitalik的“Scourge”是正確的思維模型,但我們使用“MEV”作爲一個包羅萬象的術語,因爲它的熟悉度。↩︎
  2. 我們使用“獨立質押者”來廣泛分類參與共識的以太坊驗證者的長尾。未來,這種參與可能會髮生變化,但保持不變的是,許多不衕司法管轄區的個人參與其中。相反情況,“所有的質押/驗證/共識參與都由專業運營商在一個小地理區域內處理”,會使協議暴露於外部壓力之下。↩︎
  3. 關於PeerDAS的一個不太被提及的事實是,它不需要在特定的硬分叉中每個客戶端都部署,隻需每個客戶端實現接口。一旦每個人都能“講”PeerDAS,客戶端就可以安全地在它們選擇下載的數據塊上有所不衕。一個下載所有數據塊的客戶端將成爲一個名副其實的“超級節點”。更多關於PeerDAS的信息,請參見Francesco的文檔。↩︎

聲明:

  1. 本文轉載自[@mikeneuder/rcr2vmsvftv"">@mikeneuder],原文標題《Rollup-Centric Roadmap (2024 version) (mike+stokes version) (From The Vault)》,著作權歸屬原作者[@mikeneuder],如對轉載有異議,請聯繫Gate Learn團隊,團隊會根據相關流程盡速處理。
  2. 免責聲明:本文所錶達的觀點和意見僅代錶作者個人觀點,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3. 文章其他語言版本由Gate Learn團隊翻譯, 在未提及Gate.io的情況下不得覆製、傳播或抄襲經翻譯文章。

以 Rollup 爲中心的路線圖

中級2/29/2024, 5:53:32 AM
自 Vitalik 於 2020 年 10 月髮錶開創性著作《The Rollup-Centric Ethereum Roadmap》以來,過去三年髮生了許多變化。

簡而言之 - 自從Vitalik提出“以Rollup爲中心的以太坊路線圖”已經超過三年了。盡管這段時間內髮生了巨大的變化,但當時錶達的願景卻像陳年佳釀一樣經得起時間的考驗,因爲以太坊社區繼續沿著這條路前進。信標鏈的啟動、合併、提現以及即將到來的proto-danksharding分叉體現了貢獻到協議中的個人和團隊的工程、研究和協調卓越性。然而,隨著2024年的到來,噪音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多。我們認爲,值得用更新的世界觀覆興“以Rollup爲中心的路線圖”;現代問題可能需要新穎的解決方案。

我們提出,不是從問題開始併評估哪個問題最緊迫或令人關切,而是以價值觀作爲出髮點。雖然這可能看起來教條且與現實脫節,但我們相信這是有用的,併有助於回答“解決哪些正確問題?”的問題。我們採用“過去、現在、未來”的結構來提供協議演進的全麵視圖。第1部分(過去)總結了近期以太坊歷史。第2部分(現在)突出了當今的關鍵問題。第3和第4部分暫停時間線,專註於以太坊做得好的事情(§3)和以太坊嘗試不做的事情(§4)。這一多部分插曲爲提出的未來展望計畫奠定了基礎,該計畫在第5部分(未來)中提出,我們將其細分爲短期(2024年的Prague/Electra分叉[§5.1])和中期(未來3-4年[§5.2])。

最後,我們想強調,本文代錶的是作者個人的意見;所錶達的想法絶不代錶EF(以太坊基金會)的“官方”觀點(即使提及這一點感覺有些自大,但出於謹慎,我們還是這麽做了)。第1-4部分旨在客觀地爲第5部分中錶達的更主觀的想法搭建舞颱。

第 1 節——以太坊簡史

在展望未來之前,讓我們回顧一下今天的以太坊及其髮展歷程。自從Vitalik在2020年10月髮錶的經典文章《一個以rollup升級爲中心的以太坊路線圖》以來,已經髮生了很多變化。我們使用協議升級作爲進步的“裡程碑”,專註於每次共識升級的“主要點”。關於執行層升級和每個分叉的EIPs的詳盡列錶,請參見以太坊歷史頁麵。

  • [2020年12月1日] - 節點鏈創世

在今年的最後一個月僅僅35秒內,我們得到了第一個節點鏈區塊(我們或許應該將時隙時間調整爲0、12、24、36、48,而不是11、23、35、47、59(參見幻燈片41)。

參見公告帖子。

  • [2021年10月27日] - Altair

這次分叉涉及更新驗證者激勵機製和增加輕客戶端支持。它還作爲共識層的“測試分叉”,爲合併做準備。

參見共識規範和註釋規範。

  • [2022年9月15日] - Bellatrix / Paris

“合併”。以太坊現在完全是權益證明。

參見共識規範、註釋規範和執行規範。

  • [2023年4月12日] - Capella / Shanghai

“提現”。一個小分叉,完成權益證明機製的閉環。

參見共識規範、註釋規範和執行規範。

  • [2024年3月13日(計畫)] - Deneb / Cancun

“原型-深度分片(EIP-4844)”。這次升級引入了數據分片。

參見共識規範和執行規範。

從這個更廣闊的視角來看,升級路徑的邏輯是清晰明了的。

從2020年12月至2023年4月的大約2.5年時間裡,核心開髮者和研究人員投入到了權益證明轉換的長跑中。合併過程中所需的工程技術、研究深度、協作和配合程度是驚人的。合併能夠如此平滑地進行,足以證明社區技術的卓越性。

自2023年起至今(約1年),社區的關註點已轉曏推進原型-深度分片技術(EIP-4844)。”Dencun”標誌著通過減少第二層(L2)數據成本來擴展以太坊的重要一步。盡管這次升級證明是覆雜的,但終點已經可見——主網分叉預定在2024年3月13日進行。

通過這些硬分叉實施的策略是明確的、集中的,併且與rollup升級路線圖保持一緻。Tim Beiko通過一個類比來形容,每次分叉就像是“音樂節的演出陣容”。盡管許多改進提案(EIPs)在一次更新中被實施,但總有一個主要特性定義了該次分叉。到目前爲止,這些主要特性包括“節點鏈起源”、“驗證者獎勵”、“合併”、“提現”和“原型-深度分片”。即使我們能夠利用後見之明<以“2020年的玩笑”形式提及>,我們也不會改變任何硬分叉的核心焦點。

第 2 部分——探索2024年以太坊的新動曏

^大家對《Wicked》新電影有興趣嗎?

好的,暫且放下我們的自贊和自我肯定。是時候嚴肅審視當下的以太坊了。如圖中所示,我們已經遠離了2020年;麵對現代挑戰,我們需要真誠地反思。隨著生態繫統的不斷擴大和成熟,衆多議題紛爭,爭取關註和行動。這種混亂讓人難以分辨哪些是真正重要的問題。因此,我們將廣泛的討論集中到三個核心領域:擴容、MEV和質押,這三個領域大緻對應於Vitalik在路線圖中的“激增”、“清除”和“合併”。雖然這樣的畫分不盡完整,但我們還是挑選了一些關鍵問題來進行探討。

  1. 擴容問題 - 以太坊的擴容之路如何走?
    • 在衆多替代數據可用性來源涌現的背景下,以太坊應如何考量數據可用性的擴展?
    • 在追求數據分片的路線圖中,以太坊是否還應考慮執行層的擴展?
    • 針對跨鏈流動性的碎片化和L1帶來的L2可組合性,以太坊有何對策?
  2. MEV問題 - 以太坊如何應對MEV挑戰?
    • 目前的構建者中心化現狀是否令人接受?
    • 在區塊生産呈現權力法則分布的情況下,以太坊如何保持其強大的抗審查性?
    • 麵對對mev-boost的依賴以及近期協議外軟件的問題(比如prysm漏洞、low-carb-crusader、bloXroute optimistic失敗),以太坊應如何應對?
    • 以太坊如何看待主網上出現的時序博弈(timing games)?
  3. 質押問題 - 以太坊的質押機製將如何髮展?
    • 以太坊在減少質押集中化問題上應持何種態度?
    • 以太坊是否應考慮將某些LST功能固化?
    • 鑒於Coinbase等中心化交易所可能積纍大量的以太坊質押份額(尤其是考慮到比特幣ETF的托管人可能轉曏ETH和質押ETH ETF),這中間存在哪些風險?
    • 我們如何保證獨立質押者的利益,盡管他們在網絡中已是少數?
    • 重新質押帶來的風險如何解決?

麵對這些問題,我們不能因過度分析而陷入停滯。下一節將圍繞協議的目標和非目標,重新定義我們的討論方曏。

第 3 部分——以太坊有何獨特之處?

暫停在當下,讓我們探討一下以太坊的非凡之處。麵對種種外部壓力,關於以太坊的優先級往往顯得模糊不清。我們不再是自上而下地分析哪些風險更大,而是從基礎做起,重新聚焦於以太坊的本質及其獨特性✨。

  1. 去中心化、抗審查、公正無偏、無需許可、無需信任
    • 這些描述詞是以太坊價值觀的根本。每個詞都有略微不衕的含義(我們不會爭論這些),但它們都蘊含著相衕的能量,體現了協議的精神。它們是“關鍵因素”。
    • 去中心化是提供抗審查性的手段。沒有去中心化,任何一方或聯盟都可以對區塊鏈施加影響,有了這種權力,利用它隻是時間問題。
    • 抗審查性是提供可信中立性的手段。根據定義,繫統必鬚平等對待所有個體才能被視爲可信中立。
    • 抗審查性是保持無需許可的手段。無需許可涵蓋了使用區塊鏈(作爲交易簽名者)、部署應用程序(作爲開髮者)以及在沒有任何可信第三方的情況下與區塊鏈互動的能力(作爲驗證者) - 每一個都至關重要。
    • 獨立質押者使以太坊去中心化。以太坊的設計中的每一個決定都必鬚考慮到獨立質押者。沒有獨立質押者,就沒有意義上的去中心化。
    • 抗審查性在黑天鵝事件中顯現。在它成爲唯一重要的屬性之前,這併不顯得相關。例如,在加拿大,保護你的私人財産權直到2022年突然被剝奪之前,都不感覺迫切。
  2. 社區
    • 去中心化治理。以太坊追求的是超越任何單一實體的目標。從軟件到協議規範,從研究到活動組織,開源精神貫穿其間。
    • 客戶端多樣性。以太坊擁有多樣化的客戶端生態,不僅技術多元,還彙聚了衆多深入理解協議的開髮者,他們以自己的能力和視角推動以太坊的進步。
    • 以太坊是個溫暖的大家庭。人們是以太坊最寶貴的資源。通過全球範圍內的會議、數不清的人際交往和積極的社區氛圍,以太坊成爲了加密世界新人的“數字之家”。
  3. 以太幣的價值
    • 分配。我們堅信,權益證明是以太坊最合適的共識機製,但不可否認,七年的工作證明階段也是一個有效的代幣分配方式。
    • 歷史悠久。以太坊通過長時間的存在證明了其不易被摧毀的特性,這建立了人們對其網絡代幣及其價值主張的信任。
    • 實用性。我們喜歡將比特幣比作“數字黃金”,以太幣則是“數字石油”。畢竟,以太幣是以太坊網絡運行的“燃料(gas)”。
    • 貨幣特性。與石油不衕,以太幣還具有貨幣屬性,如在DeFi中作爲抵押資産、數字商品的計價單位、生態繫統中的交易媒介等,這些都增強了其價值,使其具有“貨幣溢價”。以太幣作爲“互聯網的商品貨幣”地位堅固。
    • 安全的價值基礎。核心理念之一是,網絡的安全依賴於以太幣的價值。如果以太坊要成爲數萬億美元交易的結算層,那麽保障這些交易的代幣價值必鬚很高。
    • 網絡效應。流動性、現有應用和開髮者資源、以太虛擬機(EVM)、第二層(L2)技術的迅速髮展等,都強化了以太坊生態的網絡效應。

以上內容雖然不盡全麵,但突出了以太坊的差異化要素。當我們接下來討論協議的“非目標”時,這些點尤爲重要。我們認爲,即使某些方曏短期內可能帶來好處,忽略這些核心要素就如衕“隻見樹木、不見森林”。

第 4 部分——以太坊不想做什麽?

“又是一番高談闊論。”如果你現在就有這種感覺,那麽這一節是爲你而寫的。我們知道以太坊有它的強項,但衕樣重要的是,我們也要明確它不打算做的事情。

  1. 不追求成爲最理想的L1執行環境。
    • 這是一個重要的出髮點。以rollup爲中心的髮展藍圖明確指曏了將用戶活動推曏第二層網絡(L2s)。通過分片數據而非執行,以太坊採取了明確立場,即第一層(L1)執行將保持高昂成本,不適用於日常交易。
    • 産生矛盾的一個例子是 — 盡管應用層的開髮者抱怨長時間等待和高額費用,但以太坊L1併不打算成爲應用程序的直接運行場所。把以太坊設計成“L2s的最佳數據可用性(DA)和結算層”可能與L1應用開髮者的期望相衝突。例如,理論上減少時間間隔可以大幅提升L1交易體驗,但這可能對獨立質押社區不利,這種折衷看似併不值得。
    • 然而,這併不意味著以太坊應該故意惡化L1執行體驗。由於L1仍然爲L2提供了不可逆轉交易執行的最後保障,保證在L1上進行交易在一定程度上仍然是合理的,這一點很重要。在這方麵,增加gas限額的討論可能會有所幫助。
  2. 不力求成爲最便宜的數據可用性層。
    • 這一點非常關鍵,因爲隨著“模塊化”區塊鏈理念的流行,替代的數據可用性層也在穫得動力。這些替代層併沒有使用以太坊所不具備的神奇技術。相反,它們不打算建立一個獨立質押的生態繫統。
    • 一個造成緊張的例子是 — 以太坊不會試圖以與這些網絡相衕的速度進行擴展,因爲以太坊不願意在保持帶寬(以及計算能力)對於獨立質押者來説是可行的這一點上做出妥協。
    • 然而,以太坊的目標是繼續作爲塊空間和塊體空間的“曼哈頓”。在不犧牲安全性的情況下,“足夠快”地擴展塊體空間以保持高度的實用性至關重要。以太坊從已經建立的有利位置中受益;現有的流動性、組合性、應用程序和L2s帶來的網絡效應極其強大。以太坊數據可用性層應繼續在價格對於安全性的價值上提供最佳選擇。
  3. 不像初創公司那樣運作。
    • 正如上文所述,以太坊具有真正的去中心化治理機製。多個共識和執行客戶端、應用開髮者、基礎設施提供商、應用層服務提供者、研究人員、教育者等,許多有實質利益且可能存在利益衝突的人士,在協議的未來方曏上有髮言權。以太坊的治理機製不能也不應嘗試模仿有明確組織結構和集中決策的公司或初創企業的運營效率。
    • 這裡的一個緊張點是 — 網絡升級是巨大的工程。很多外部觀察者對升級的緩慢進展、缺乏明確時間錶和ACD過程感到不滿,但這正是體繫運作的方式!請回想第1節的內容。
    • 然而,以太坊仍應在其去中心化治理結構允許的範圍內追求有效率和效果。盡管協議最終必鬚穩定下來(實踐中協議變更緩慢,參見IPv4與IPv6),但仍有明確的改進方曏可以促進網絡的長期生存。以太坊應避免因過早政治化而固化,併繼續執行路線圖中的項目。

*結束這段演講。 雖然我們相信前一節內容併不會引起爭議(盡管有些人可能會選擇不聽),但我們認爲它更傾曏於主觀討論;接下來的部分將會進入完全基於觀點的領域。這是必要的。鑒於資源有限,關於以太坊未來方曏的艱難決策是不可避免的。我們在此謙遜地提出我們對布拉格/伊萊剋特拉分叉(§5.1)和中期展望(§5.2)的看法。

第 5 節——展望未來

^ 今天起床,心情格外看好。

如果您還在繼續閲讀,非常感謝您的陪伴。現在,我們終於準備好討論“展望未來”的問題了。畢竟,製定路線圖的目的不就是爲了展望未來嗎?本篇文章,基於我們對以太坊歷史與現狀的理解,試圖勾勒出一個以Rollup爲中心的未來藍圖,包括:

  • 回顧第1節中的歷史背景。
  • 理解第2節提出的以太坊現狀。
  • 第3節中強調的以太坊的特殊之處。
  • 第4節中明確的以太坊不打算做什麽。

至此,我們一直力求客觀,專註於事實。然而,對於以太坊的未來方曏,我們不可避免地要錶達自己的觀點,這些觀點必然帶有個人偏見——請讀者自行判斷。盡管如此,我們還是想嘗試錶達我們的想法,併且願意聽取不衕的意見;我們堅持“堅定但開放”的態度。

既然未來的目標已經討論得相當充分,我們將視野分爲兩個更短的時間段。首先,我們設想了一個理想的Prague/Electra硬分叉(目標定在2024年底,這似乎是目前的共識)。接著,我們將視線投曏“中期”未來,大約3-4年的時間跨度。在每一小節中,我們都會從擴容、MEV和質押三個方麵來探討我們的願景。

§5.1 – 朝曏Prague/Electra(目標2024年底)

受到reth, prysm和sigma prime對Prague/Electra分叉觀點的啟髮,我們在這裡分享我們眼中的理想年末分叉方案。

  • 擴容軌道:“繼續推進以太坊擴容,讓其保持作爲區塊和數據塊空間的‘曼哈頓’。”
  • 基於主網4844數據分析增加數據塊數量,併可能調整CALLDATA的成本。開始引入PeerDAS,但不讓它阻礙Prague/Electra分叉的進展。
  • MEV軌道:“通過確立包含列錶,邁出解決協議中MEV集中風險的第一步。”
  • 參考EIP-7547及相關工作。
  • 質押軌道:“提升質押體驗,併開始將開髮資源投入到Verkle樹和無狀態性上。”
  • 引入EL觸髮的退出機製(EIP-7002)併在大阪硬分叉中繼續支持verkle。
  • 當我們稍微放寬視野(但不完全放開),接下來的3-4年時間框架讓我們有更多空間來放置更廣泛的主題。

§5.2 – 及其後的“中期”(約3-4年)

  • 擴容軌道:“在未來四年每年將以太坊DA擴容3倍。”
    • Ansgar提出的這一宏大目標雖不是既定結論,但爲以太坊可能的中期擴容承諾提供了一種思維模型。以下措施將使得數據吞吐量在四年內增加81倍:
    • 2023年(大約):通過引入EIP-4844實現3倍增長
    • 2024年:通過增加數據塊數量和調整氣體使用實現3倍增長
    • 2025年:通過引入PeerDAS實現3倍增長
    • 2026年:通過完全實施Danksharding實現3倍增長
    • 這將確保以太坊DA在價格、每字節安全性方麵保持競爭力。在以太坊 DA 上保留「藍籌」通用 rollup 是必要的,因爲以太坊的擴容路線圖依賴於這些Rollup的存在。
  • MEV軌道:“進行研髮以確定MEV的長期協議解決方案。”
    • 隨著ePBS、執行票證、基於預確認的mev-burn、加密交易池、時序游戲、多樣性增強抵抗審查等方麵的探索,如何在協議層麵響應MEV還有許多未知之數。
    • 我們認爲,在中期內,應當集中力量研究和實現響應MEV的最終協議特性。
  • 質押軌道:“在我們迭代改進權益證明機製的過程中,保護以太坊單獨質押者的利益。”
    • 實施Verkle樹和最大有效餘額。這兩項升級得到廣泛支持,對單獨質押者有利,應盡快推出。
    • 決定實現單槽最終性的路徑。選擇哪條路徑取決於圍繞以太坊驗證者數量目標和髮行量調整的決策。
    • 應對質押集中、重質押影響以及LSTs + LRTs帶來的重大不確定性(可能是最重要的任務)。

最終,以太坊的定義來自於其社區。自2020年以來,盡管許多事物髮生了變化,但社區成員依然在這裡。超越上述的任何技術方曏,拋開“一緻性”、政治和零和思維,繼續保持最開放和最包容的社區,對於項目的成功至關重要。

感謝您的閲讀📖🤓


  1. 我們將“MEV”廣泛用來概括與執行協議相關的外部性:MEV、審查、時序博弈等。再次強調,Vitalik的“Scourge”是正確的思維模型,但我們使用“MEV”作爲一個包羅萬象的術語,因爲它的熟悉度。↩︎
  2. 我們使用“獨立質押者”來廣泛分類參與共識的以太坊驗證者的長尾。未來,這種參與可能會髮生變化,但保持不變的是,許多不衕司法管轄區的個人參與其中。相反情況,“所有的質押/驗證/共識參與都由專業運營商在一個小地理區域內處理”,會使協議暴露於外部壓力之下。↩︎
  3. 關於PeerDAS的一個不太被提及的事實是,它不需要在特定的硬分叉中每個客戶端都部署,隻需每個客戶端實現接口。一旦每個人都能“講”PeerDAS,客戶端就可以安全地在它們選擇下載的數據塊上有所不衕。一個下載所有數據塊的客戶端將成爲一個名副其實的“超級節點”。更多關於PeerDAS的信息,請參見Francesco的文檔。↩︎

聲明:

  1. 本文轉載自[@mikeneuder/rcr2vmsvftv"">@mikeneuder],原文標題《Rollup-Centric Roadmap (2024 version) (mike+stokes version) (From The Vault)》,著作權歸屬原作者[@mikeneuder],如對轉載有異議,請聯繫Gate Learn團隊,團隊會根據相關流程盡速處理。
  2. 免責聲明:本文所錶達的觀點和意見僅代錶作者個人觀點,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3. 文章其他語言版本由Gate Learn團隊翻譯, 在未提及Gate.io的情況下不得覆製、傳播或抄襲經翻譯文章。
Bắt đầu giao dịch
Đăng ký và giao dịch để nhận phần thưởng USDTEST trị giá
$100
$5500
It seems that you are attempting to access our services from a Restricted Location where Gate.io is unable to provide services. We apologize for any inconvenience this may cause. Currently, the Restricted Locations include but not limited to: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Canada, Cambodia, Cuba, Iran, North Korea and so on. For more information regarding the Restricted Locations, please refer to the User Agreement. Should you have any other questions, please contact our Customer Support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