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te 3000萬紀念】曬出我的Gate時刻,解鎖限量好禮!
Gate用戶突破3000萬!這不僅是數字,更是我們共同的故事。
還記得第一次開通帳號的激動,搶購成功的喜悅,或陪伴你的Gate週邊嗎?
📸 參與 #我的Gate时刻# ,在Gate廣場曬出你的故事,一起見證下一個3000萬!
✅ 參與方式:
1️⃣ 帶話題 #我的Gate时刻# ,發布包含Gate元素的照片或視頻
2️⃣ 搭配你的Gate故事、祝福或感言更佳
3️⃣ 分享至Twitter(X)可參與瀏覽量前10額外獎勵
推特回鏈請填表單:https://www.gate.com/questionnaire/6872
🎁 獨家獎勵:
🏆 創意大獎(3名):Gate × F1紅牛聯名賽車模型一輛
👕 共創紀念獎(10名): 國際米蘭同款球員衛衣
🥇 參與獎(50名):Gate 品牌抱枕
📣 分享獎(10名):Twitter前10瀏覽量,送Gate × 國米小夜燈!
*海外用戶紅牛聯名賽車折合爲 $200 合約體驗券,國米同款球衣折合爲 $50 合約體驗券,國米小夜燈折合爲 $30 合約體驗券,品牌抱枕折合爲 $20 合約體驗券發放
🧠 創意提示:不限元素內容風格,曬圖帶有如Gate logo、Gate色彩、週邊產品、GT圖案、活動紀念品、活動現場圖等均可參與!
活動截止於7月25日 24:00 UTC+8
3
維基百科:開放編輯的成功與經濟模式的挑戰
維基百科的發展歷程及面臨的挑戰
維基百科作爲互聯網時代最具代表性的公共物品之一,其發展歷程和運營模式值得深入探討。本文將從內容生成模式、資金來源與支出、面臨的挑戰等方面,全面剖析這一知識共享平台的成功與困境。
開放編輯:劃時代的內容生成模式
維基百科的前身是Nupedia,目標是建立一個高質量的在線百科網站。但Nupedia的編輯流程非常緩慢,嚴重限制了內容生成速度。爲提高效率,拉裏·桑格提出了"Wiki"系統,允許用戶自由上傳和編輯內容。這種被稱爲UGC(User-Generated Content)的模式迅速打破了傳統百科全書的形式,使維基百科在短時間內超越了Nupedia。
目前,全球仍有數百萬志願者參與編輯和維護維基百科平台上的內容,活躍編輯者約有12萬人,每分鍾發生的編輯事件約300次。UGC模式雖然推動了維基百科的快速發展,但也帶來了內容準確性的問題。爲此,維基百科建立了分層的內容審核機制,包括普通用戶的修改回退、管理員的高級權限,以及由資深志願者組成的仲裁委員會。
資金來源:依賴捐款的非營利模式
維基百科背後的維基媒體基金會主要通過以下幾種方式獲取資金:
用戶捐贈:佔總收入的90%以上,平均每個捐贈者貢獻約11美元。
大型企業和基金資助:如谷歌、微軟和蓋茨基金會等。
公益項目贈款:如"Reading Wikipedia in the Classroom"項目。
Wikimedia Enterprise服務:向大型科技企業提供付費API。
週邊商品銷售:通過在線商店銷售帶有維基百科標志的商品。
投資活動:2023財年獲利約650萬美元。
在支出方面,2022財年維基基金會的總支出達1.69億美元,主要用於:
面臨的挑戰:公信力、內容質量與管理爭議
盡管維基百科在過去取得了巨大成功,但仍面臨諸多挑戰:
經濟來源的不穩定性:主要依賴用戶捐贈,容易受外部因素影響。
內容質量與中立性:開放編輯模式可能導致誤導性或不準確信息。
活躍編輯人數減少:審核機制趨嚴和管理員權限擴大影響了用戶參與積極性。
管理層內部分歧:社區與基金會在資源分配等問題上存在爭議。
公信力受損:內部爭議和AI等新技術的衝擊可能導致用戶規模下降。
志願者多樣性不足:某些羣體和地區的內容常被忽視。
結語
維基百科的發展歷程爲公共物品的可持續運營提供了寶貴經驗。通過穩定的經濟來源、高效的資金利用、透明的財務管理和深度的社區參與,維基百科在互聯網時代成功應對了諸多挑戰。然而,其在財政、組織和輿論方面仍存在不小的問題,這些都是其他公共物品構建者需要警惕的。
未來,公共物品將面臨更復雜的環境變化,包括用戶注意力分散、運營成本上升、法律法規調整等。這要求公共物品不僅要持續吸引用戶參與,還需探索更多收入來源,以開闢穩健的可持續發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