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廣場獨家活動: #PUBLIC创作大赛# 正式開啓!
參與 Gate Launchpool 第 297 期 — PublicAI (PUBLIC),並在 Gate廣場發布你的原創內容,即有機會瓜分 4,000 枚 $PUBLIC 獎勵池!
🎨 活動時間
2025年8月18日 10:00 – 2025年8月22日 16:00 (UTC)
📌 參與方式
在 Gate廣場發布與 PublicAI (PUBLIC) 或當前 Launchpool 活動相關的原創內容
內容需不少於 100 字(可爲分析、教程、創意圖文、測評等)
添加話題: #PUBLIC创作大赛#
帖子需附帶 Launchpool 參與截圖(如質押記錄、領取頁面等)
🏆 獎勵設置(總計 4,000 枚 $PUBLIC)
🥇 一等獎(1名):1,500 $PUBLIC
🥈 二等獎(3名):每人 500 $PUBLIC
🥉 三等獎(5名):每人 200 $PUBLIC
📋 評選標準
內容質量(相關性、清晰度、創意性)
互動熱度(點讚、評論)
含有 Launchpool 參與截圖的帖子將優先考慮
📄 注意事項
所有內容須爲原創,嚴禁抄襲或虛假互動
獲獎用戶需完成 Gate廣場實名認證
Gate 保留本次活動的最終解釋權
“減半”將至比特幣礦企或迎新變局
九月流火,中秋即將到來。
對於不斷發展的比特幣礦業市場來說,九月往往是關注度最高的一個月,因為許多比特幣礦企會在這個月發布半年或季度業績報告。另一方面,現如今挖礦已經成為一個相對成熟的產業,加速備受期待的2024年比特幣減半可能會引發新一輪市場需求爆發,不少礦業巨頭已經開始“低調”地加大了在這一領域的投入,為即將到來的“減半週期”做好準備。
**為“減半”做準備,比特幣礦企近期表現如何? **
在經歷過二季度加密貨幣市場的磨礪和苦寒之後,比特幣礦業似乎有所復甦,不少上市公司日益積累的成熟經驗和多年深耕的區塊鏈行業資源優勢,也在逐步市場開始有所回暖,他們也開始一步步為即將到來的比特幣減半“未雨綢繆”做準備。
整體來看,目前比特幣(BTC)礦工已進入積累階段,礦工儲備指標顯示自2023年5月27日以來出現了顯著的積累趨勢,自比特幣近期從30,000美元的價格水平下滑以來,礦企的BTC儲備有所增加。另一方面,Bitkoala考拉財經發現不少比特幣礦企也開始在“減半”之前積極籌措資金,以為後續的市場潛在增長積蓄力量,根據上個月TheMinerMag彙編的數據顯示,包括Marathon Digital和Riot Platforms在內的12家上市礦企在第二季度通過股票銷售籌集了約4.4億美元,比前三個月增長了近60%,還有一些礦業公司正在稀釋股東權益來爭取自身利益,比如自2022年1月以來Cleanspark和Terawulf的普通股股東的年化稀釋分別為116%和67%。
所以簡單來說,如果用四個字形容當前的比特幣礦業市場,可能最貼切的就是:厚積薄發。
**迎接新變局,比特幣礦企的“下一把火”會是什麼? **
事實上,隨著最近國內芯片技術的突破,包括比特大陸、神馬和嘉楠耘智等傳統比特幣礦企已經宣布啟動自主挖礦業務並且加大了礦機生產力度,如果後續市場逐漸轉好,應該足夠量的礦機投放到市場。你會發現,比特幣礦業其實比較順利地度過了“芯片荒”的的生產空檔期,而此時的入場時機也拿捏得非常到位,加上充足的資金和資源配置,所有這些後發優勢都會進一步提升比特幣礦業的市場競爭力,甚至有可能改變礦業格局。
從長遠來看,製造礦機的比特幣礦企始終位居整個數字貨幣產業“食物鏈”的最頂端,地位舉足輕重,將使比特幣礦企在長期的算力佈局中,既獲得穩定的自產礦機,也在對外合作中處於相對有利的位置。從這個角度來看,對於如今的比特幣挖礦市場(甚至在更廣泛的智能手機和汽車市場)而言,比特幣礦企需要抓住了整個挖礦產業鏈的關鍵“要害”,即包含芯片在內的礦機製造核心。
不僅如此,縱觀當前比特幣礦業領域,真正能夠站穩腳跟的基本上是完成從芯片製造、礦機生產到礦池礦場、終端錢包等挖礦全產業鏈佈局的礦企。通常來說,挖礦屬於加密貨幣行業上游,其技術支撐通常不會因為行情動盪而衰敗,但這一領域的入場成本也較高,需要更大資金和資源投入,因此全產業鏈佈局通常只有最具實力的“玩家”才有資格入場,而這恰恰也是比特幣礦企需要點燃的“下一把火”。
需要注意的是,如今加密貨幣社區正在不斷壯大、市場需求也在持續上升,比特幣價格雖然近期維持在2.5萬美元區間,但後市潛力較大,所有這一切都在吸引越來越多礦工共同維護網絡穩定。在這種背景下,比特幣礦企所扮演的角色重要性也愈發關鍵,自然地,在這種正向循環的經濟運行邏輯下,礦工挖礦獲利勢必會增加,繼而推動整個礦業市場蓬勃發展。
總結
通過分析比特幣礦企財報中的BTC挖礦信息,似乎可以發現他們已經開始佈局下一輪牛市,更重要的是,人們對於區塊鍊和加密礦企的信任度也開始逐漸恢復,這些規模較大的礦企在合規性、安全性和透明度方面的表現更為出色,這些都是推動下一波增長的“利好因素”。
值得一提的是,最近劍橋大學修改了比特幣電力消耗指數計算方法,本次也是自2019 年以來首次對該指標進行重大更新。在劍橋比特幣電力消耗指數方法修訂一周後,摩根大通將比特幣生產成本預估從21,000 美元下調至18,000 美元。分析師表示”採用新方法,當前比特幣生產成本降至18,000 美元左右,而採用舊方法,則為21,000 美元。目前電力成本每變化一美分,就會導致比特幣生產成本變化38,00 美元,這對於比特幣挖礦市場而言無疑又是一大利好。
總之,在“減半”預期的刺激下,預計會有更多比特幣礦企闖入挖礦市場,一個全新的礦業格局也極可能呼之欲出,你——做好準備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