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 廣場【Gate Travel 旅行分享官召集令】
廣場家人們注意啦!Gate Travel 已經上線~ 機票+酒店一站式預訂,還能用加密貨幣直接付款 💸
所以說,你的錢包和你的旅行夢終於可以談戀愛了 😎 💕
現在廣場開啓 #GateTravel旅行分享官# 活動,邀你來秀旅行靈感 & 使用體驗!💡
🌴 參與方式:
1️⃣ 在【廣場】帶話題 #Gate Travel 旅行分享官# 發帖
2️⃣ 你可以:
你最想用 Gate Travel 去的目的地(私藏小島 or 網紅打卡點都行)
講講用 Gate Travel 訂票/訂酒店的奇妙體驗
放放省錢/使用攻略,讓大家省到笑出聲
或者直接寫一篇輕鬆的 Gate Travel 旅行小故事
📦 獎勵安排,走起:
🏆 優秀分享官(1 名):Gate 旅行露營套裝
🎖️ 熱門分享官(3 名):Gate 旅行速乾套裝
🎉 幸運參與獎(5 名):Gate 國際米蘭旅行小夜燈
*海外用戶 旅行露營套裝 以 $100 合約體驗券,旅行速乾套裝 以 $50 合約體驗券折算,國際米蘭旅行小夜燈以 $30合約體驗券折算。
📌 優質內容將有機會得到官方帳號轉發翻牌提升社區曝光!
📌 帖文將綜合互動量、內容豐富度和創意評分。禁止小號刷貼,原創分享更容易脫穎而出!
🕒 8月20 18:00 - 8月28日 24:00 UTC+
陳斌:資產可信賴數位化是實體經濟融入數位經濟通行證
2023年9月19日,「2023上海區塊鏈國際週·第九屆區塊鏈全球高峰會」在上海開幕。萬向區塊鏈總經理陳斌先生以《資產可信賴數位化是實體經濟融入數位經濟的通行證》為題進行現場演講。
更多資訊請點擊:《「2023上海區塊鏈國際週」精彩內容直擊(持續更新中)》
金色財經對本次會議進行全程現場追蹤報道。以下是演講內容整理。
、代幣化,強調的是資產流通效率,一個是公平,一個是效率,效率更高。當我們把一切資產通證化之後,在新的網路裡透過智能合約讓經濟流動效率更高。這是第一個層面,從Web3.0角度看數位經濟的典範。
第二個維度,從數位資產的角度來看,分原生資產和孿生資產,數位經濟的發展離不開數位資產大規模發展。什麼是原生資產?在傳統領域裡像數位遊戲是非常傳統的原生數位經濟形態。另外還有傳統經濟,只有當傳統經濟大量進入到數位經濟融合的時候,才會發展的比較大。比方說像電商產業、O2O產業,這都是在傳統互聯網裡非常大的實體經濟融入數位經濟裡的典型案例,只有這些產業的發展才會造成數位經濟的發展。
就像我們現在數位經濟、數位資產,大家都會談到Crypto、加密資產,如果加密資產全部都是一些純原生資產的話,那這個產業規模可能不會很大,一定要有大規模傳統經濟、實體經濟進入到這一領域,變成數位化經濟、數位化資產,才有可能變成新的經濟成長引擎,在實體經濟裡有很重要的特點,是規律化的運行,符合傳統的規律。我們看到實體經濟傳統上受到供需、生產力提高,以及短期債務週期、長期債務週期四方面共同的變化和影響決定的實體經濟發展。
在數位經濟時代,會有新的運作規律,叫做「智慧經濟」。智慧經濟運作的基礎就是在Web3裡的一套經濟運作模型。當然了我們在談到新經濟運行模式時,這兩天很多來賓談到了AIGC對新經濟模型的影響,剛才楊小虎教授也非常擔心,他談了很多實體經濟產業的事情會不會非常boring讓大家感到無聊。
引用搖滾歌手崔健的一句歌詞「我的理想在那兒,我的身體在這裡。」當然,我們玩Web3的很多都是年輕人,不太聽崔健的歌,但他的這句歌詞非常能說明行業的發展現狀,如果說有一天我們要把數位經濟的比重擴大,要大量發展Web3.0產業,非常集中性的標誌就是實體經濟、實體資產要大規模進入到Crypto領域、進入到數位經濟,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的融合是非常大的未來。這也是為什麼今天我在談這樣主題的原因。
當我們談到數位資產發展,很多人會想到Crypto、Token,但是在Web3裡,今天大家談了很多DePIN、RWA等話題,可以看到,在實體經濟資產融入到數位經濟裡的時候,並不是所有資產都適合數位化,或是都適合被Token化,這裡帶來一個問題,到底什麼樣的資產適合做數位化Token化?
如果要做Web3.0新經濟運作模式,那資產Token化是前提,但不是所有資產都適合做Token化,在公鏈領域在資產標的的選擇上很多人也在探索怎麼把傳統經濟、傳統資產做Token化。在聯盟鏈領域,除了在公鏈領域會碰到的問題外,特別在國內還會遇到政策法規的問題,什麼樣的事情可以做,什麼樣的事情不可以做。
圍繞著這個我們提出一個觀點,這個路有可能發展的很長,因為理想在那兒,身體還在這兒,我們要把大規模實體經濟融入到Web3.0、數位經濟的發展裡,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可能中間是Web2.5的狀態。
傳統經濟資產可信數位化是做Token化之前必須要做的一步,什麼叫資產可信數位化?提到數位孿生和可信數位孿生的概念。
大家之前一提數位孿生,想到的都是3D引擎渲染,對現實世界的模擬,談到的是這樣的技術,而且技術希望並不陌生,在Web3.0,像原來傳統的《虛擬人生》遊戲本質上就是一種數位孿生。在網路Web1.0也有著名的一句話「沒有人知道你是一隻狗」也就是說當我們做數孿生的時候,一定要考慮到什麼是可信數字孿生,讓所有被孿生到賽博世界裡的資產是可信的,不是簡單的模擬,會帶來許多新的、不同的技術、場景、商業應用的價值。
談資產可信數位化主要是兩大類資產:
(1)金融資產,全球金融資產規模差不多是250兆。
(2)非金融資產,實體/生物資產及不動產,全球規模是350萬億,對比全球加密資產只有1兆美金。這是傳統資產進入到Crypto、數位經濟世界裡的巨大空間。
資產可信數位化一定要講維度,三個維度:
1.物理維度,從實物、非金融資產的角度有物理可信,比方說存貨是不是在那兒,狀態是什麼樣的。交易可信,金融資產、供應鏈買賣的交易是不是真實可信的。
2.權屬可信,資產的所有權到底是不是你的,在傳統手段上有物權證、產權證,怎麼把傳統集中式的記帳手段映射到可信的數位化環境裡。
3.價值可信,當我們把資產映射到賽博空間後,變成數位資產後,除了權屬和物理可信外很重要的是價值可信,因為價值是在變動的,要用到大規模資料分析技術,甚至AI技術,判斷所擁有、持有的資產現在和真實世界裡的價值可信度到底是什麼樣的,這是我們談到的資產可信數位化三個維度。
在當中會用到很多關鍵技術,不是剛才簡單談到的渲染、3D引擎、Unity技術,可能包括身分管理、資料安全、即時監控可靠協同、存取控制、追溯審計等。包括今天林瑤談到了物聯網技術,怎麼讓資產通過可信的模塑,讓資產的狀態可信地上鏈,被多方接受,這是我們談到的資產可信數字化裡非常重要的幾個技術路徑。
分享幾個案例,資產可信賴數位化如何賦能實體經濟和數位經濟的整合。
剛才也談到,在這裡面大量用到區塊鏈技術,在做Token化之前資產可信賴數位化是Web2.5的狀態,在當中有大量可融資性,實現數位金融價值。
案例一:供應鏈資產可信賴流轉。
傳統供應鏈金融裡基於核心企業的主體信用產生的應付帳款,一旦電子票據化之後,在區塊鏈形成的價值網絡裡,可以無限拆分、無限流轉,最後實現這些票據的可融資性價值,賦能供應鏈鏈裡的中小供應商、中小企業,解決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
案例二:電池資產可信任營運。
比方說現在有大量儲能、新能源充電樁設備,這些設備在傳統經濟領域會碰到非常大的痛點,特別是在分散式儲能和充電樁運作環節,重要的特點是運作是集中式,但是資產投放是分散式。這樣一是帶來管理上的困難,二是重資產一定會有多方參與,比如說資產投資方、營運方、使用方。這幾方之間如何互信,如何解決融資的問題,如何解決營運的問題,如何解決激勵的問題,透過區塊鏈的可信賴模組、物聯網技術,把電池、充電樁的運作狀態即時上鏈,讓多方共享數據,在這裡面可以實現充電樁、儲能網路的可融資性,這也是非常重要的應用場景。
案例三:油儲資產可信賴質押。
面向存貨類都可以用類似的方式執行,傳統上金融機構可能更喜歡不動產,或者基於主體信用做授信融資,就是我們通常講的傳統金融領域基於物的信用和主體信用,但物的信用又比較偏不動產,就是傳統金融,當我們做動產(存貨)的時候,像以前在鋼鐵業、大宗油儲貿易環節都出現了貨主不清、多重抵押等一系列金融詐騙問題,導致很多金融機構對這一類動產不敢碰。
如果透過動產可信任監管的技術,裡面會用到物聯網技術、區塊鏈技術、大數據技術,包括剛才談到的價值可信、權屬可信、物理可信,在這個領域可以起到非常充分的體現,可以讓原來沒有辦法做抵押融資的存貨類資產,變得可以做抵押融資,這也是非常有價值的數位金融應用。
案例四:生物資產可信監
以前大家有一句話叫“家財萬貫,帶毛的不算。”
當我們去內蒙、青海、西藏牧區看,很多農牧民有大量生產資產,生物資產的價值很高,但是可融資性非常差。比方說在肉牛領域,當我們給每一頭肉牛耳朵上掛一個區塊鏈耳標,裡面帶有可通信模組,把每一頭肉牛的實時狀態傳遞到後台網頁裡,每一頭牛就變成一個一個NFT,基於NFT可以實現可融資性。
這是非常有趣的案例,我們通常講農牧業是非常傳統的產業,是第一產業。當我們把肉牛產業給每一頭牛打上區塊鏈耳標以後,當每一頭牛變成NFT、數位資產以後,傳統產業、傳統第一產業變成數位經濟產業,這是在資產可信賴數位化,在實體經濟朝向數位經濟融合裡的非常典型特別有意義的案例。
當然了,我們剛才也談到,資產可信賴數位化現在做的還是Web2.5的事情,解決的是傳統金融下可融資性的問題。當然這是必經階段,像Web3.0,特別是實體資產要token化,變到在區塊鏈、Web3.0價值網絡裡,變成一種利益相關者的經濟共享新經濟模型裡,我們可能還有非常長的路徑要走。在過程中需要一步一步地探索,不管是在資產品類,把資產做可信數位化的方式,以及當做到資產可信數位化之後如何產生經濟上的實用價值,解決產業裡遇到的實實在在困難,如果我們解決了這些問題,就有相應的價值。
新技術的出現,一定是對實際產業產生了真正價值之後才能夠真正推動整個產業發展。
最後回顧一下整體觀點:
我們都認為Web3.0可能是非常理想的在數位經濟下運作的經濟範式,當它有更新的價值網路利害關係人資本主義的模式在運作新經濟的時候,過程中一定要把大規模實體經濟帶入到這一領域才會推動整個產業的發展。
我們在國內一步一步跟各行各業結合,用各行各業的資產做數位化,解決產業裡的問題,未來把資產Token化,實現Web3網路裡更新的經濟價值,不遺餘力地在這方面做工作,希望這是對整個社會、整個經濟的更大貢獻。
我今天的分享就到這兒,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