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承諾上鍊:喚醒長期主義

作者:翁浩,歪脖三觀聯合發起人

01****比亞迪的逆襲

最近澳洲的油價火箭飆升,鄰居不約而同開始更換電動車。我也開始在網路上搜尋相關電動車信息,結果讓人大吃一驚。在澳洲電動車的銷售排行榜中,特斯拉Model Y排名第一,而一款名為BYD Atto 3的車型緊隨其後,排名第二。進一步了解,原來Atto 3就是比亞迪的元Plus。更令人驚訝的是,澳洲的Atto 3售價為5萬澳元,比國內高出80%左右,這不禁讓我感嘆,比亞迪不再是低端市場的代表了。

比亞迪在國內的銷售勢頭強勁,電動車銷量領先特斯拉,它在電動技術上有著許多突破。但在國外如此受歡迎卻令我始料未及。

進一步了解這家企業後我發現,比亞迪一直在堅持研發方面的長期投入,專注於電動車的電池、馬達、電控等關鍵技術的研發。 2015-2018年是比亞迪的低谷期,儘管在這段期間比亞迪一直虧損,但他們的研發投入卻穩定成長,從36億增加到85億。 2017年,比亞迪的研發人員數量高達2,7488人,佔總員工數的約14%,研發投入總計62.6億元,佔營業收入的5.92%。他們在電動車領域的研發專利數量一直穩居中國第一。

為了能夠隨時應對技術的升級,比亞迪投資建造了完整的產業鏈,從電池、馬達、電控到整車製造。現在很多企業經常宣揚“研發不如買,買不如租”,輕資產運營。從短期利益來看,這樣的策略可以取得最大的經濟效益,但從長期來看,企業發展可能會受到許多限制,缺乏技術創新的應用情境。

值得一提的是比亞迪在國際市場的開拓。透過長期的品牌推廣,比亞迪已經在澳洲、法國、德國等國家佔據了一定的市場份額,並且擁有了強大的定價權。

完成這些研究後,我再次觀察街頭行駛的電動車時,突然意識到原來已經有那麼多比亞迪Atto 3在行駛了。

02 宮崎駿的浪漫

動畫大師宮崎駿在7月14日剛發布了他最後一部長篇作品《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這是一部他花十年時間打造出來的收官之作,是他對於人生、社會、情感、歷史、文化看法與觀點的集大成縮影。

宮崎駿年輕時就立志要製作出具有藝術性和深度的動畫。然而前面的三十年他一直未能獲得關注,因為他追求的動畫品質與市場的短期需求常常不符,但他從未妥協。

直到2000年,也就是60歲的時候,他的作品才逐漸被世界所認知。從《幽靈公主》到奧斯卡得獎的《千與千尋》,火爆全球。許多觀眾看到了他的輝煌成就,卻忘記了他背後四十年磨一劍的堅定。

宮崎駿電影海報

真正的價值不是瞬息即逝的,而是需要時間和努力來累積的。成長是歲月的積累,更是自我認知與承擔的過程。為自己的選擇負責,不找藉口,不輕易向現實低頭,堅守那最初與自己約定的承諾,是一種成年人的浪漫。

這種堅定的信念和長期主義的精神,也正是像比亞迪這樣的公司和宮崎駿這樣的大師能夠在多年的時間裡,不斷地創新、成長和突破的原因。

03 成年禮的缺失

在這個追求消費享樂、即時滿足的時代,長期主義往往顯得格格不入。

我常在想,為什麼猶太人,這個人口不多的族群,會有這麼多傑出的人才?除了智商、團結等因素外,我發現,猶太教的成年禮儀式也許是值得考慮的原因。

在許多文化中,成年禮是重要的習俗,它不僅是身體和道德的考驗,更是一個標誌,表示一個人從孩子變成了成年人。猶太教中的「成年禮」源自《塔木德》,意指「有義務履行猶太戒律」。完成成年禮,意味著孩子的心智、體魄、能力都進入了新的階段,可以和大人平起平坐。這之後,他們必須履行猶太教義、傳統和倫理,參與家庭分工和猶太社區的活動;當然,也享有許多只屬於成人的權利,例如在禮拜堂朗讀經文,以及結婚。

簡單來說,完成成年禮,就意味著你應該對自己的所有行為負責,像個真正的大人。

中國古代也有類似的成年禮,即冠禮和笄禮,這兩個習俗可以追溯到西周時期,一直延續到明朝。

周朝貴族男子滿20歲時舉辦冠禮,即加冠,之後可以娶妻。加冠意味著男性被族群承認,已經成為成人。而女子則是在滿15歲時舉辦笄禮,完成笄禮之後可以許嫁。若女子提早許嫁,可以提早舉辦笄禮。如果到了二十歲還沒許嫁,也應舉辦笄禮,因為這時她已經是完全成熟的女子,不再適合當女孩的打扮。

然而,在現代社會,隨著傳統習俗的逐漸消失,這種成人的神聖感和責任感也逐漸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種「巨嬰式」的自由。當我們追求的只是物質,並且只能透過物質彰顯自我時,我們就會變得迷失。小時候追求的玩具車,長大後變成了追求豪車。

我們的大腦是很善於追求短期的獎勵的,這是生物演化的結果。這意味著,我們很容易為了短期的誘惑而付出長期的注意力和金錢。這種膚淺的自由和即時的滿足感,讓現代人變得更加困惑。

成年後的男人會追求一種君子人格、騎士精神,這是長期主義的體現,值得人們尊敬。但是,在資本主義的浪潮中,這種追求被唾棄,取而代之的是消費主義的陷阱。人們變得越來越物化,成為了物品和資本的奴隸。

長期主義的理念正在慢慢消失。它強調的是長遠的規劃,以人生作為時間單位,而不是眼前的快感。

04 消費的陷阱

如今的人們信奉「人生苦短,及時行樂」的哲學,追求自由的生活。乍看之下,這似乎是一個美好且符合人性的做法。然而,實際上,它巧妙地利用了人性的弱點,無形中給人們套上了枷鎖。

人們的生活方式也隨之改變了。每天,我們在公司裡做著流水線式的工作,下班後則沉迷於消費,忙碌卻虛無,「自由」且牢籠的,這也是目前社會抑鬱症高發的一個重要原因。

即使在休閒和娛樂的場合,資本依然透過各種策略操縱人們的心理,以達到它的目的。網路遊戲的抽卡機制、王者榮耀的配對機制,都是為了讓玩家持續投入時間和金錢。這些策略不僅存在於遊戲本身,也體現在銷售策略和社交關係的操縱上。

例如王者榮耀,它透過配對機制,經常讓你陷入不是連贏就是連輸的怪圈,目的是透過刺激你荷爾蒙的分泌,消耗你的時間和精力,增加你脫圈的成本。同理如斗地主的遊戲,你會發現不是連續得到好牌就是連續得到爛牌,讓你忍不住想要沖豆豆。還有原神的體力機制,它要求你定期上線,碎片化你的時間,玩個遊戲卻讓人疲憊不堪。讓我們不得不思考:到底是我們在玩遊戲,還是我們被遊戲機制所利用、玩弄?

消費主義文化鼓勵人們消費更多,追求物質財富,被認為是幸福和成功的象徵。各種聰明的組織利用各種資訊學、傳播學、心理學來操控你的短期行為,讓你沉溺於各種消費的場景。他可能帶來瞬間的快樂,卻讓你失去了與家人和朋友共度時光的耐心。長時間的工作和加班看似是為了實現人生目標,但其實是在犧牲自己人生的寶貴時光。

更為嚴重的,這種不斷消費也產生了龐大的資源浪費,對環境造成了嚴重的破壞。消費主義充分放大了人性的弱點,是人類不可持續的災難。

05 承諾的上鍊

我們生活在一個充滿各種承諾的世界:政治家承諾改善民生,企業承諾提供優質服務,個人承諾實現自我提升。然而,真正兌現承諾的並不多。我們需要思考一個問題:在一個缺乏長期信任機制的社會中,如何確保承諾的實現?

一個健康的社會應該是建立在信任的基礎上的。目前的信任體係是由中心化的機構所掌控的,這使得信任容易被某些短期行為所影響。例如,透過短期的遊說行為就可以獲得政府的支持,進而影響相關政策的製定。由於缺乏有效的監督和懲罰機制,個人或組織往往可以輕易違背自己的承諾,透過輿論影響民眾的認知和情緒。

在短期利益的影響下,堅持長期主義是具有挑戰性的。首先要解決的是一種可實現長期追溯的工具問題。這其中包括了目標的設定和路線圖規劃,過程中的數據分析和回饋,以及長期社交關係和聲譽體系的建立。

區塊鏈技術,無疑是一種更符合長期主義的工具,確實可以為建立長期信任機制提供創新的解決方案。

區塊鏈的核心優勢在於其不可篡改和透明的特性。這種特性非常適合用於記錄承諾,因為一旦一個承諾被記錄在區塊鏈上,它就無法被篡改或刪除。這種不可篡改的特性,可以確保承諾的嚴肅性和可靠性。

假設一個慈善組織承諾在未來一年內為某個貧困地區的兒童提供教育支持。這個承諾可以被記錄在區塊鏈上,並附上一個時間戳記。這樣,該承諾就變得不可篡改和透明,所有人都可以在區塊鏈上查看這個承諾,並監督資金的流向和兌現過程。迫使慈善機構有更大的動力和責任去兌現他們的承諾,從而建立良好的信用和聲望。這種機制可以大大提升社會的信任度,因為它確保了承諾的真實性和可靠性。

區塊鏈的承諾數據還有社交屬性。數據共鳴則是一種基於數據的社交關係建構機制。透過分析個人的數據,可以找到與自己有共同目標或興趣的人。例如,如果兩個人都在區塊鏈上記錄了類似的健身承諾,那麼他們就可以被認為是具有相似興趣的人,為個人提供一個透明、可靠的社交平台,形成一種長期互助的社交關係。

做出承諾是輕鬆的,兌現承諾卻是痛苦的,正因為此,承諾的兌現才會顯得彌足珍貴。如果它們從一開始就上鍊了,改不了,受監督,而且每一個個體都還能參與承諾的修正或兌現,那麼我們會不會對「一諾千金」這個詞產生新的尊重?

最後,我想問你:你敢將承諾上鍊嗎?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