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广场 #NERO发帖挑战# 秀观点赢大奖活动火热开启!
Gate NERO生态周来袭!发帖秀出NERO项目洞察和活动实用攻略,瓜分30,000NERO!
💰️ 15位优质发帖用户 * 2,000枚NERO每人
如何参与:
1️⃣ 调研NERO项目
对NERO的基本面、社区治理、发展目标、代币经济模型等方面进行研究,分享你对项目的深度研究。
2️⃣ 参与并分享真实体验
参与NERO生态周相关活动,并晒出你的参与截图、收益图或实用教程。可以是收益展示、简明易懂的新手攻略、小窍门,也可以是行情点位分析,内容详实优先。
3️⃣ 鼓励带新互动
如果你的帖子吸引到他人参与活动,或者有好友评论“已参与/已交易”,将大幅提升你的获奖概率!
NERO热门活动(帖文需附以下活动链接):
NERO Chain (NERO) 生态周:Gate 已上线 NERO 现货交易,为回馈平台用户,HODLer Airdrop、Launchpool、CandyDrop、余币宝已上线 NERO,邀您体验。参与攻略见公告: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article/46284
高质量帖子Tips:
教程越详细、图片越直观、互动量越高,获奖几率越大!
市场见解独到、真实参与经历、有带新互动者,评选将优先考虑。
帖子需原创,字数不少于250字,且需获得至少3条有效互动
NFT即钱包?客观分析ERC-6551优缺点
ERC-6551 提案是一个全新Token标准,属于一种对原NFT标准的颠覆升级,就在六月底结束的ETHGloble Waterloo黑客松比赛中,入围决赛的11个项目中有4个都是基于ERC-6551协议的项目。
一下子让人们关注到这样新协议的吸引力,并且该协议本身立意较高。
ERC-6551作为拓展却可以兼容以往绝大多数已经部署的NFT协议,而拓展后的NFT可以作为账号本身的定位实现NFT嵌套组合,并且NFT转移时等于全关联资产的转移,进一步被认为是最适合on-chain与GameFi场景的NFT拓展。
1、NFT即钱包并不是首次尝试
ERC-6551推出的这些钱包被称为 “Token绑定账户”(Token Bound Accounts),简称 TBA(即 NFT 持有者可以使用 TBA 发起链上操作),其灵感来源于SBT,笔者在一年前有研究过SBT与类似的A3S协议。
对于A3S,用户使用的操作其实和目前ERC-6551的运作模式很相似。
对比优缺
ERC-6551则是围绕ERC721的拓展的定位,他不依赖于必须使用A3S制定的这一个NFT,而是任意已经部署过的NFT比如Azuki,无聊猿等都可以作为所有权的来源。
2、ERC-6551是如何运作的?
核心是注册与调用流程。
对于运作机制的详细解读以及部署指南,以及NFT协议历史对协议拓展进行的尝试以及其发展脉络,完整的研报已经投稿至Web3Caff平台的research频道(头部付费研报平台,正在进行十四君粉丝联合活动,可使用"shisi"为推荐码延长15天会员期)。
3、如何评价ERC-6551?
3.1、优点源于CA的高度定制性
由于其部署出来的本质是CA地址,除了无法签名,依赖EOA交易来驱动之外,属性(含Nonce后)与正常EOA地址别无二至,所以等于让NFT具有了和EOA账户一样的承载能力。
便于批量化的转移,是直接转移账号本身的所有权,类似于交易On-Chain游戏中的账号本身
但要注意,他底子依旧需要EOA交易来驱动,只是链上身份主体不是EOA中私钥所对应的地址,所以一些说法:“你的 NFT 可以独立地与 dApp 交互,而不必依赖持有它的钱包”。这是错误的。
由于链上身份的定位,所以凡是和身份有关的角度都可以再次复现。
3.2、缺点源于依赖应用层的必要性
往往点评我会说,优势很明显,但局限性是xx,然而面对ERC6551其实是相反的,因为他的优势并不那么明显而局限性却很显著,因为“为什么必须是他”这点很难解释出来。
对于链上NFT的可组合性,这本身不是ERC-6551的能力,而是作为CA钱包本身自带的基础功能,至于通过ERC-6551所增幅到的通过NFT来转移的这点,更多类似一种采用市场的方式来公平化账号转移的定价和执行上。
所以问题的根源就会回到,凭什么NFT更会期望用如此的方式来实现组合?
如果实在要有意义,那就只能说是,对于超大批量的NFT资产同时交易的Gas消耗很低,然而我想多数用户应该是只想卖点家具,而不是把整个房子打包卖完。即使是针对某个游戏方里的游戏NFT资产,游戏方也应该是并不希望玩家就此卖号走人,所以天然的对其支持有限。
至于SocialFi 的核心叙事 Web3 社交与ERC-6551的结合这点也会有同样的问题,即社交本身不应该鼓励卖号本身,否则关注的岂非是个被人买卖的数据了。
3.3、总结
如今市场一瞬间被新标准所抓住眼球本质上是对目前贫瘠的NFT协议创新的悲观,现在的NFT缺乏实际价值映射未必是协议层的问题,而是应用层的问题。如今生成端产生的大量NFT需要被链上多元化的用户需求所消费掉,正如长期看ETH总是有价值,因为生态越繁荣会需要的手续费就越高,同理NFT本身也应该是某种消耗品,会逾期,会Burn,可以融合产生更高净值的产物。